第40章 天子当下罪己诏自省(求月票)

“林盐监,这次出门轻车从简,不曾带什么东西,这份薄礼,勿要推辞。”

寒暄几句后,杨彪就感觉出来这三位恩人都没读过书。

引经据典,没一个能接的上。

即便是风度翩翩,清秀俊雅的林晦,竟也没读过书。

颇让人痛心。

林晦的面相俊雅,若是读过书,必定是三公之姿!

可惜可惜。

话不投机半句多。

杨彪为了不继续尴尬,让人拿出了一袋子金饼,双手递给了林晦。

“杨府尹,在下想和您谈一笔交易。”林晦掂了掂金饼的分量,估计有十斤重。

杨彪正发愁如何还林晦这个人情,本以为林晦研读过经义,自己可以帮助林晦进入官场。

一来还了人情,二来林晦成为弘农杨氏的门生,也相当于扩大了杨氏的势力。

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可惜林晦出身贫民,再加上又是河东盐监。

杨彪招揽的话就说不出来。

归根结底,还是门第之见让杨彪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在林晦身上。

如今林晦说要做一笔交易,倒是让杨彪心中一松。

交易结束,人情便还清。

“愿闻其详。”杨彪重新坐直了身子。

“我愿以食盐,换取杨氏栗米。”林晦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交易内容。

打量着林晦,杨彪有些疑惑:“林盐监,盐利乃国之重器,你可有这权力?”

虽然说如今盐利已经不纯粹是朝廷官营,有不少世家参与其中。

但弘农杨氏看不上这些偏门,本身就是三公之家,家中田地万顷,门生遍布天下。

河东郡守杨义,便是弘农杨氏的门生。

何必自己亲自下场,谋取这盐池之利。

到时候若是引发其他士族非议,对弘农杨氏的名声来说,也是一个污点。

林晦看出来杨彪的犹豫,开口道:

“如今世道不易,府尹大人一路走来,恐怕也看到了吧,起码在河东郡内,已经有人活活饿死,晦虽只是一介盐监,但也不希望看到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

杨彪听到这句话,重新看着林晦,心中有些惊讶。

盐监职位不高,虽然能捞取一些盐利,但名声不好,基本上当盐监之人,都是贪图钱财的粗鄙之辈。

林晦能说出这番话,说明此人并不是一心谋利。

“天降灾祸,南方水灾,北方旱灾,民不聊生,一路走来,流民确实比以往更多。”

说到这里,杨彪语气一变:

“莫非盐监想要粮食赈济流民?”

“府尹大人明鉴,晦出自汾阴,自然希望汾阴百姓最起码不饿死,能活过灾年。”林晦没有否认,虽然自己并不是直接赈济流民,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百姓都有饭吃。

“盐监有如此善心,值得钦佩,只可惜治标不治本。你救得了一时,能救得了一世?”

似乎说到了痛处,杨彪话多了起来:

“天降灾祸,盐监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

林晦一愣,下意识道:

“小冰期导致的环境恶化……”话说到一半,林晦就意识到自己说了也是白说。

果不其然,杨彪眉头一皱:

“晓冰骑是谁?”摇了摇头道:“《春秋繁露》有载: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杨彪看着林晦道:

“那我问你,永初元年至延光四年,天降灾祸八十三次,三辅大旱,人相食,洛阳地裂涌水。”

“何也?”

林晦脑袋有点大,从科学角度解释大旱地震,杨彪肯定听不懂。

他只好沉默不言,静静看着杨彪。

杨彪果然一拍桌子,朗声道:

“《春秋》载:阴盛阳衰,阴迫阳则地震。”

“此为邓绥太后临朝所致!”

【邓绥太后是汉安帝时期,公元 107-125年】

杨彪没有停下来,继续开口道:

“那我再问你,延熹九年,六州大水,渤海海溢,洛阳南宫起火。”

“何也?”

林晦依旧沉默。

杨彪直接站起身来,直抒胸臆:

“此为宦官封侯,阉竖浊乱宫闱所致!”

林晦依旧沉默,杨彪更加气势逼人:

“远的不说,就说前年,光和元年西邸卖官,洛阳地震,海水溢。”

“为何?”

杨彪挺直身板,指着洛阳方向怒骂道:

“当今陛下标价售爵,污浊神器,所以苍天地动海啸示警!”

“三年前,陛下下令征鲜卑,三万骑兵全军覆没,为何?”

“天子德不足以服夷!”

……

一口气说完这一大串,全场肃静。

林晦看着义愤填膺的杨彪,心中忍不住生出一句话: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杨彪这一连串气势磅礴的输出,若不是林晦知道天灾真正的原因。

此刻必定心服口服。

以儒家伦理解释一切现象的魅力,展露无疑。

林晦沉默不言,而关羽和朱墨已经被杨彪说动。

朱墨更是开口问道:

“陛下怎能如此!”

“陛下当下罪己诏!”

杨彪对着朱墨点了点头,继续看向林晦:

“林盐监,赈灾只是权宜之计,根本原因是陛下德行不修,所以导致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看着众人同仇敌忾的样子,林晦心中一叹,如今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四年。士族对于天子的尊敬早就消耗的差不多,恐怕也就保持表面的礼仪了。

连以“关西孔子”著称的弘农杨氏,都对天子如此不满。

那后来汝南袁氏直接称帝,也就可以理解。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得换一种说法……

“杨府尹所言甚是,如今天下灾祸四起,恐有贼子趁机作乱,府尹为家族计,不如提前备些食盐,以防万一。”

林晦直接从现实家族利益出发,不说体恤百姓这种空话。

因为论说起空话来,十个自己都说不过两大经学世家之一的弘农杨氏。

“嗯……啊?”杨彪正要点头,听到林晦说完最后一句话,差点被自己舌头呛住,“咳咳咳……”。

一旁的杨修又笑出声来,抚掌大笑:

“林盐监果真是个妙人,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喝完一口水,杨彪终于缓过气来,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林晦。

很想骂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终究还是忍住怒气,冒出一句:

“此言,倒是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