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谁会去动他们?谁敢去动他们?
- 综武诸天:从妖妃的宠臣开始无敌
- 鲁班廿十九
- 2038字
- 2025-03-16 12:20:03
顾秋抬手推开院门,只见一名身姿挺拔如松,五官仿若刀削斧刻般棱角分明的年轻男子立在门外。
此人身着墨色长袍,周身透着一股出尘之气,约有二十来岁。
“陆彧?”
“你何时回来的?”
陆彧浅笑:“刚刚回来的,顾头。”
听到这话,顾秋便知他已经见过韩千等人了。
自从那晚杀了阴九娘后,韩千等人便离开京城,分散各地,秘密创建属于逆命盟的势力。
除此之外,韩千还负责联系外出不在京的逆命盟成员。
命他们一部分诈死脱身,一部分回京协助自己。
陆彧,便是其中之一。
“顾头,我有事请你帮忙。”
“进来说吧。”
顾秋侧过身子,将他请了进来。
逆命盟中,冷晖与陆彧年纪相当,感情最好,见他回来后,当即把涤尘丹分给他一半。
虽说梵清惠自出现开始,就一直没安好心眼子。
但这涤尘丹顾秋仔细考量过了,不会有问题。
其道理也很简单,梵清惠既然已经用渡心咒控制了自己,就没必要再耍其他花样。
况且,她若真想用有问题的丹药挟制自己,为何以前不拿出来?
给自己的时候,又何必一副恋恋不舍的神情?
顾秋给他倒了一杯水,问道:“说吧,什么事?”
“顾头,差事我办砸了。”
陆彧一脸凝重的说道:“此次去往江汉,我并未带回任何一名女子。”
顾秋眉头一皱。
数月前,陈叔宝不知从何处听到江汉一带有一名绝世美女,名曰龚静蓉。
他命墨衣卫去往江汉,将这个龚静蓉带回建康,充入后宫。
负责此事的,便是旃蒙阁百卫陆彧。
如今人没带回来,难保不会受到重罚。
“没找到人?”
陆彧摇头一叹:“唉…….”
“找到了。”
“那龚静蓉是个烈女,宁死也不愿与我回来。”
“我见她状况太过可怜,便放她走了。”
闻言,冷晖皱了皱眉:“其他人倒也罢了,这可是陈叔宝钦点的啊。”
“顾头,张贵妃那边能不能……”
虽说眼下张丽华十分受宠,但顾秋也无法保证陈叔宝会不会发怒,只能叹道:“我试试吧。”
“这韩大哥怎么想的,明知你这等状况,还叫你回京?”
陆彧虽说也是逆命盟中少有的六品武者,留在京城,能给自己提供不少助力。
可他这种状况,实在不宜回来。
“是我主动要求回来的。”
“顾头,江汉一带正爆发一场空前绝后的蝗灾。”
“可当地官员,士绅,门阀非但不去救灾,反而强征百姓劳役。”
“我陆家在朝中还算有些关系。”
“我打算回京走动走动,请朝廷重罚那些混账!”
不得不说,陆彧这个人非但心善,还颇为天真!
没错,你陆家祖上确实不少人做过官,和朝中一些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历朝历代,每逢天灾人祸之时,都是贪官污吏,豪门士绅大肆敛财,兼并土地的良好时机!
就以南陈这腐朽的朝堂风气,那些重臣必然参与其中,与地方勾结,吸食百姓骨髓来养肥自己。
最重要的是…….
当下时期,正是门阀世家鼎盛繁荣的时代。
五姓七望之一吴郡陆氏的地盘,就在江汉!
虽说自从在陆家家主陆缮担任南陈尚书之后,陆家核心人员就迁徙建康居住。
可江汉的门阀世家,地方官员,皆是吴郡陆氏麾下的铁杆成员。
换句话说,那些人就是吴郡陆氏家臣!
谁会去动他们?
谁敢去动他们?
顾秋摇了摇头:“你本就没有办好差事,江汉的事万万不可为。”
“否则,人家必定会以你办砸差事来大做文章,要你性命。”
陆彧:“那江汉的事就算了?”
“顾头,你没有看见,那些百姓过得有多凄苦?”
“他们的田地被占,妻女被迫卖进青楼,民间易子而食已是常态…….”
不等他说完,顾秋便挥挥手打断了他:“怎么会算了?”
“此事交给我来运作。”
逆命盟不比那些豪门世家,也比不上江湖大派。
人家发展了上千年,根基深厚,势力庞大。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很对,但并不全面。
因为,无法组织成有效暴力机构的民心,等同一张白纸!
民心何物?
不同阶层之利益!
平民,士绅,贵族等等,等等……
所谓得民心,便是获得其中一个阶层支持,能有效为这个阶层谋取利益。
这世上的上层社会,中层社会,都已经被他们网罗而去,针扎不透,水泼不进。
逆命盟想要发展,就得将目光放在那些底层人身上。
虽说那低沉百姓生活困苦,缺乏资源,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且分散各地,动员难度极大,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力量。
即便勉强聚集起来,也容易因目标不明确、规划不完善而陷入混乱,最终沦为一盘散沙。
可顾秋欲成大事,就别无选择!
只能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这条路,虽说会困难重重,荆棘遍地,但好在顾秋有系统协助,可从其他世界获得大量功法,丹药。
帮助他快速组建起一支属于平民百姓,社会底层的武装力量!
一支上千年以来,从未属于过平民的势力!
既然想要以平民为基本盘,就得为平民争取利益。
去和贪官污吏斗!
去和门阀士绅斗!
去和王朝皇室斗!
去跟代表士绅,官员,门阀,世家,皇族,军阀的庞然大物,掌控天下权柄的滔天势力斗!
江汉一带遭逢大灾,百姓饱受剥削,正适合逆命盟在此发展基本盘…….
“我出去一趟,你们两个在家等我。”
…….
两刻钟后,国师府。
祝玉妍放下手中茶盏,低头沉吟半响,继而抬头说道:“去江汉赈灾一事,必定会断了许多人的财路。”
“你怎会有这种念头?”
顾秋:“祝姑娘,顾某仔细思量过了,若是能完成赈灾一事,于姑娘,于尊上,于我阴癸派的大业,共有三件好处。”
“哦?”
祝玉妍:“我怎么没看出好处何在?”
“你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