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山海风雨,何谓英雄?
- 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北京大学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感想日志集
- 陈宝剑主编
- 1039字
- 2025-03-24 18:18:40
赴江苏连云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 朱晗宇
连云港,这座苏北城市与山东日照接壤,山海交接,曾经是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枢纽。但是少有人知道,在这座城市,有吴承恩采风的脚步,也有抗日战士抛洒的热血;有“春天的故事”里一份沉甸甸的寄托,也有黄海上风雨交加的开山岛。
山与海毗邻,风与雨交加,这片土地从来不是沉寂的,因此这座城市可以觅得英雄的踪迹。离开了转运的车厢,走出高铁站时扑面而来的南方雨后湿润的空气,向我诉说着这座城市在珠连璀璨的黄海之滨略有些孤单落魄的苦涩,但是稍稍迈开步子便是生机盎然的袭人山气,以及奔腾浩渺的黄海风涛。撕破了空间的隔膜,跨越了疫情的冷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何谓英雄?
三日如白驹过隙,心中是各种故事的交杂,有抗日战争的烽火,也有脱贫攻坚的号角;有黄海海防事业与平凡民兵的责任,也有一代伟人与一座城市的缘分。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忱、为人民奉献的决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向我们展现了榜样的力量。无论是抗日山的风雨、王继才的开山,还是脱贫攻坚的事业、改革开放的春风,都有英雄的身影。
在连云港,我看到了那些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走进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了解属于他们的故事。
那是一位为抗日山打磨石阶的石匠,在宏大的叙事里,只是艰难环境下为抗日山的建成拼尽全力的军民中的一笔素描。但是真正走进他的生活,他不求酬劳拼尽全力为抗日山建设流汗甚至流血的背后,是一位失去了所有孩子的父亲,为了民族的未来、家国的安康,点燃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军人子弟,在宏大的叙事里,是风雨如磐的开山岛上屹立不动的旗杆,是为了大国割舍了小家的壮士。但是真正走进他的世界,我们看到他也曾纠结,也曾萌生离开艰苦的开山岛,到浦东去创造自己未来的想法,但是在临终的老人病床前的承诺,支撑他担起这份责任。
那是一位扎根基层的脱贫攻坚一线公务员,在宏大的叙事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集中群体力量解决疑难问题的公仆形象。但是真正走进他的工作,有忙于各种琐事的无名烦躁、平衡多种因素的力不从心、面对巨大压力的愁绪,也有学习中央指示精神时的豁然开朗、看到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后的欣慰,这是一个真实的人。
山海风雨间,历史进程的推力将每一位普通人推向四方,其中最坚定者,便成为英雄。
历史洪流仍在激荡,我们青年一代,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直面风雨,奋力拼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扎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会有新的英雄,默默成长与奉献,将青春之花绽放于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