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感劲 拜师宴

回到住处。

李行道才发现李言早就回来了,此时正自己在院子里拉着短弓练力。

见他回来,李言连忙放下手上的短弓,小跑着过来:“哥,学武还顺利吗?”

“还行,你呢?”

李言嘿嘿一笑:

“那先生挺好的,只是说我的字太差,要多练练。

我买吃食的时候,还特意去买了一个练字的沙盆回来。”

“练字要手稳。

你拉一段时间的短弓就行。

在先生那里,遇到事情和我说,别到时候被人欺负了一声不吭..”

李行道提醒道。

小孩子也是会攀比的,而且比大人还直白。

他可不希望自己弟弟因为是乡下过来的,被孤立霸凌了。

闻言,李言却摇了摇头:“不会的,大哥,那个二师兄帮我找的先生,教的都是平民小孩子,没什么公子哥,而且他们还没我大,怎么可能来欺负我。”

李行道点点头:“那就好...”

看来那二师兄吴非,心思缜密,这些都想过了。

...

见弟弟这么努力。

李行道干脆也褪去了外衣,开始站桩。

或许是自家院子。

这一次,李行道利用强大的听觉,不断根据自己体内反馈,不断调整自己一些细微动作,最后虽然姿势有了些变化,却变得效果更好,也更加契合自己。

不过他也没练习太久。

等感觉稍稍有些饥饿之后,冲了个冷水澡,去看了眼在另外一个房间睡觉的李言之后,便上床睡了。

听到隔壁上床的声音。

原本闭眼的李言,缓缓睁开双眼。

他拿出米米送给自己的草蚂蚱,直勾勾盯着,思绪发散。

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两天,他老是在梦中梦到自己骑着这蚂蚱,去找米米玩,自己教米米识字,米米教自己扎草人、小马..

醒来以后,李言以为是梦。

但是他今日试了试,才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要不要跟大哥说呢。

算了,大哥最近刚学武,天天忙个不停,干脆晚上自己去问米米好了。

李言想着想着,将蚂蚱贴在胸口,缓缓睡去。

伴随他入梦。

一缕绿芒从他眉心一闪即逝..

..

接下来几天。

李行道日夜苦修,慢慢也将这桩功上了手,力气也开始提升起来。

他用武馆的石锁试了试。

利用桩功的发力姿势,他单手可以举起接近五百斤左右的石锁。

靠着几天的苦练,他力量确实在提升,只是不如金字那般快捷。

只是苦了三师兄赵青。

他当时就在边上看着,免得李行道受伤。

看完之后,当场自闭。

常人一点点壮体,到通劲入门,也不过单臂两三百斤的力气,最多就是通劲、整劲之后,可以直接调动全身大部分力气,而不是单纯的使用上半身力气,所以才能以一敌十。

真正能让人脱胎换骨的,是整劲之后,对于身体的淬炼。

这四师弟,桩功才几天,就有这么大的力气...

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但赵青显然没意识到,这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

...

站桩第五天。

李行道隐约感知到了体内的身体肌肉的脉动。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就像是你突然发现,自己浑身肌肉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呼吸一点点跳动,各有不同,有时候又很同频..

他将这种感觉,告诉师父,才知晓,这便是感劲。

控制脊柱和四肢的肌肉处于一个跳动频率,让它们可以顺着脊柱和四肢的骨骼、一起爆发出蕴含的力量,便是通劲,到了那时候,自己就能感觉的到。

李青山也没想到李行道进度这么快,于是拉着他,严厉警告道:

“通劲刚入门的时候,十分危险。

因为这时候,你可以调动全身大部分的力气爆发。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普通人通劲爆发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力举千斤。

但这样的下场,不是重伤就是暴毙。

武者经过壮体的过程,或者本身体质好,后果会好些,但也很伤身体。

唯有整劲之后,可以控力入微,才能将这种爆发的法子,当做常规的搏命手段。”

李行道闻言,点点头。

这玩意,怎么听着这么像他前世看过一些肾上腺爆发的极端案例?

比如极端情况下,妇女抬起车子、瘦子托举千斤巨石...

当然,后果也很像。

..

迈入感劲之后,再站桩,感觉就截然不同。

李行道意识到,那呼吸法,就类似一种调集肌肉的神经反射。

当你按照那些动作和呼吸法站桩时候,身体内外的肌肉、骨骼,都会受到锻炼、同频,最后形成类似壮体的效果。

他于是开始尝试利用自己的强大听力,感应自己每次哼哈时候,身体的震动频率。

这一尝试,果然发现随着呼吸、动作的配合不同,对于身体的强化区域、强度,都是有区别的。

靠着这一点,他开始慢慢细微调整自己的桩法。

虽然动作看着更加‘不规范’,李行道站桩时候,却感觉愈发舒服起来,好似现在的桩法,更加契合自己。

李青山见了,没有多言。

他不动声色观察两天后,又出去见了一趟二弟子吴非。

之后,李青山便通知李行道,后天中午,他会邀请另外两个武馆的人,还有一些县城有脸面的人,一起来见证李行道的拜师宴席。

李行道还被赵青带着学了些礼仪,免得后天拜师宴上,失了礼数,让人看了笑话。

连带着。

赵青还将这广义县的势力分布,给李行道科普了一下。

...

广义县是一个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县。

他们整个府城的地势,基本差不多,全靠水路连接各个区域,交通十分不发达,内部还有活跃的火山,导致经常发生较大的山火,所以又被吴国的中部区域,统称为蛮夷之地。

意思就是落后的地方。

不过广义县并不小,囊括了方圆将近两百里的范围,人口也有一百多万。

其中主要势力,又有两家一堡。

一个是孙家。

孙家经营着城内大部分贸易、县衙里面,县丞就是孙家的人,大量的文吏也是他们的人,除此之外,那业务繁多的青义帮,也是对方的黑手套。

另外一个,则是吴家。

吴家主要势力不在县城,而在城外的十里庄码头。

那里是整个广义县,通向外界的唯一水路通道,每日来往船只不少,靠着抽水都是一大笔收入。

县城唯一一家镖局,也是吴家开设。

孙吴两家处于相互合作、联姻的关系,彼此反而很少有争端发生。

一堡,则是指薛家堡。

薛家堡是个大宗族势力,原本只是一个村子,后面有一代发达了,就开始兴盛起来,族内有大量的狩猎队,拥有整个县最好的猎人群体,经常去常人不敢去的深山狩猎搜山,掌控着整个县城最好的山货。

县内的大量小山、药园,也被他们控制,用来种植常见的草药。

那盘踞在一个个镇上的山帮,背后的人也是薛家人。

说起来。

李行道父亲,以前就是被山帮的人欺负着。

不过薛家很少参与县城的事情,和另外两家也多有合作,在外名声也很低调。

除了这两家一堡,剩下的就是知县和武馆。

知县不用说,基本是外调而来。

反正按赵青的意思,他们安义县的知县很低调,基本就待在内城,不怎么出来搞事情,平时连政务都很少出面处理,所以城内百姓都对那个知县没啥印象。

武馆,则有三家,分别是青山武馆、震刀武馆和灵猿武馆。

青山武馆不用说。

给钱就教,玩的是拳脚功夫,门下学员出去后多是去当护卫、混帮派,又或者去镖局,三教九流都有。

震刀武馆的馆主是军伍出身,有武籍,年纪大了才回了广义县。

那边教的是刀法,门下学员家境相对富裕一些,学有所成后也往往加入的县军,又或自己做点小生意,所以往日经常看不起青山武馆的人。

两馆多有摩擦。

至于灵猿武馆,地位比较特殊,说是武馆,实际上也是药铺,是府城的一个势力,只是在各个县城都有自己的分部,收徒也多收的是穷苦孩童,一部分培养成医师,一部分培养成深山采药人。

他们不参与县城的纷争,各大势力也都和他们关系良好。

..

对于这些势力,李行道只是浅显地听了听。

说难听点。

他未来肯定不会愿意只待在广义县这种小地方。

脑子里有个印象就得了。

反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势力,他听的比较仔细。

这势力名为鬼面斋。

据赵青所言,这个势力遍布整个吴国的各级县、府,往往位于商运最繁茂的区域,开设一小商铺,招牌内侧有鬼脸面具的款式,只做情报和黑市生意。

广义县商运最繁茂的区域,只有一个十里庄。

李行道决定有空就去看看。

..

两天后。

青山武馆罕见的大开院门,忙碌起来,吸引了周边街坊的瞩目。

李行道穿着一身师父送的劲装,跟着赵青,一左一右站在门口,准备迎接着客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