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给妈妈二十万
- 不批年假,喜提退休金5000万
- 简州猫
- 2027字
- 2025-03-18 19:58:47
“音乐大师,你在干嘛?”
次日早晨,林洋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吉他新手入门视频,苏瑶来了电话。
“那要看你问的哪块区域?”
“啥意思啊?”
“我一边脑子想着如何学会吉他,一边脑子想你,嘴呢正在喝稀饭,眼睛在看吉他教学视频。”
“啰里吧嗦,谁问你这么多,咯咯。”
“你这会没课?”
“我也吃早餐啊,食堂的红薯真好吃,我晚上回来给你带。”
“你晚上要回来?”
“怎么,不欢迎啊?”
“非也,是惊喜,还以为再见你要到周末。”
“咯咯,本来是想周末,不是怕你一个人在家孤独流泪,回来看看你嘛。”
“多谢体谅,万分感激。”
“知道就好,对啦,上次不是说你跟晓燕学吉他的事嘛,我已经和她说过,她也同意。具体价格嘛,见面之后再谈,她本来说免费,我想着她也不容易,不能白白浪费人家时间是不?”
“当然,肯定要交学费,耽误梁老师赚钱,肯定要补偿,朋友之间也要明算账才能长久,一直占便宜,可交不到真心朋友。”
“就是说嘛,那就这样,我把她的微信推给你,你们先微信沟通,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等熟悉后再见面,你看如何?”
“没问题。”
挂断电话,很快苏瑶推来梁晓燕微信,林洋申请后暂时没反应,他便没守着等,赶紧吃完早餐,出门打车向奥迪的4S店而去。
在路上,他转给母亲20万。
上次转钱时,母亲说欠账还有13万,这次给20万,应该可以一次性还清,让父母不再为欠账而心忧。
他原本想着再拖几天,让他大笔转账更为合理,免得父母怀疑钱的来源而操心。
可如今已经给苏瑶解释过,父母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看二老在家里抠抠搜搜节省,自己在这边大手大脚花钱,不为人子。
林洋没想到刚下车,母亲电话就打过来,刚一接,母亲就立刻喊道:“洋洋,你咋给娘寄那么多钱啊?”
“那还不好,寄你们就收着,把欠的十几万还清,你们心安,人家也心安。”
“那也不要那么多,五一你不是才给了十几万,娘跟你说过,还差人家13万,我和你爹凑凑退休金,现在还差12万左右,也不要20万的。”
“多余的你们就收着,上次清明回家,院子里一下雨,泥巴烂的人脚都挪不开,我爹不是说人家院子都铺砖,那我们也铺砖。
娘,你先和我爹商量下,找个人问问,看看把院子和大门外面全部铺完要多少钱,我给你转的钱先用,不够就给我说,我再来想办法,反正你们在家里住的要舒服。”
“你这孩子,娘和你爹都一辈子习惯了,哪有那么多计较,你在外面赚钱也不容易,这次肯定是借人家的钱吧。
傻孩子,借了不是还要还,我们家欠人家钱那么久,娘知道是啥滋味,我可不希望我儿也过那种日子……”
母亲说到这里,语气一停顿,轻声说:“……话是这么说,可我和你爹都没本事,还是让你受了很多苦。”
林洋知道母亲一旦说起这种话,一时半会就很难结尾,他还想赶紧去奥迪4S店逛逛,既然现在钱充足了,趁着燃油车降价,赶紧给瑶瑶买辆A4。
苏瑶其实挺喜欢这款车,之前幻想过很多次,说是等到房子买好,什么都稳定了,就攒钱买一辆。
后来林洋一直帮着家里还钱,苏瑶也知道一时半会没能力,她的薪水要留下来和林洋一起买房,就很少再提买车的事。
林洋清楚记得刚开始认识苏瑶,她还对很多好东西都比较向往,例如不错的包包啊,手表之类。
和林洋确定关系后,她改变了很多,降低许多购物欲望,真是一心一意愿意和林洋长相厮守,相濡以沫。
但林洋可没忘记。
不管是以前辛苦工作,还是如今开挂人生,他始终不会变。
有苏瑶这样好的姑娘,他哪里还可能对其他女生产生兴趣呢。
林洋找个借口,准备挂断母亲电话。
却听母亲说:“对了,还有一件事,我都忘记给你说了。”
“啥啊?”
“你姑姑家的小华下月要结婚了。”
“小华都要结婚了?他才多大啊,急什么呢?”
林洋格外吃惊。
小华是林洋的姑姑林美娟的小儿子,比林洋还小几岁。
前几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南下深城打工,平时联系不是很多,却没想到,再次听到他的消息,竟然是结婚。
说起林美娟姑姑,也是个苦命人。
主要还是姑父去世太早。
姑姑刚嫁给姑父那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姑父在山沟下承包几片鱼塘,生意还不错。
姑父为人豪爽大气,家里有钱了,也愿意帮助其他穷亲戚,对林洋家帮忙也不少。
可好景不长,某天晚上大雨,姑父担心沟上洪水下来冲垮鱼塘,就冒着大雨去引水,不慎跌入鱼塘,不知怎地就没了。
姑父是家里顶梁柱,突然去世,姑姑家里的天塌了,从此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一直就没有再翻过身。
算是林洋亲戚里生活最差的一家人。
不过前年表姐出嫁,找个丈夫家里很有钱,又将姑姑家生活稍微拉起来一些。
但毕竟是出嫁的姑娘,适当补贴还行,帮太多也不现实,所以表弟小华还是继续在外地打工。
倒是没想到,突然就要结婚。
打林洋个措手不及。
他给人当哥的,现在还没结婚呢。
听母亲提到这事,林洋说:“结婚是好事啊,姑父以前帮我们很多,姑姑也不容易,这次遇见喜事,我们就给人多上点礼金。”
林洋现在确实有钱了,说话和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你爹和我也是这么想,就算我们现在还欠着款,但已经还的差不多了,小华一辈子就结一次婚,你爹是他舅舅,可不能让外甥没了底气,是不是?”
“那是。”
“可你姑姑昨夜打电话,却专门交代我们不要上礼金了,你说闹心不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