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陛下,你非得折腾吗?求追读~
- 黑神话:从大唐核理国师三藏开始
- 驷马朝南
- 2073字
- 2025-03-15 14:28:02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赞曰:
唐之德大矣!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至荒区君长,待唐玺纛乃能国;一为不宾,随辄夷缚。
可是——
李世民如此之功德,在阴曹地府一游时,竟最多只能再加二十年寿命!
反观西游原著时空中,一名小小的乌鸡国国王,死后被保护,肉身不腐三年,后又获得太上老君的仙丹,死而复生!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按照这功德对比,这位小小的国王且不说拯救天下苍生,起码也得是拯救了宇宙级别的存在!
所以,李世民死而复生要是没猫腻,陈玄奘是不信的……
若将这位千古一帝的功德进行寿元置换,绝对妥妥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可在阴间十殿阎罗的操作下,也不知道被昧了多少,竟然只剩下了区区二十年!
人家回扣百一都已经很过分了,他们这波是反过来了,这种操作简直不要太离谱……
也不怪李世民如此愤怒,直接发兵攻打地府,强占六道轮回域!
……
回到朝堂,大唐君臣们也对此番收获,及接下来水陆大会,乃至西游至西天佛门取大乘佛经之事展开了研讨。
太史丞傅奕出列,即上疏止浮图,表曰: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是极,是以我大唐今日对佛门之管理,以致良知,以正其心,以忠君爱国,不免其赋税……”
李世民点头。
对此,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纷纷而出,曰:
“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我大唐气象万千,也无需将其视为洪荒猛兽,当海纳百川,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可安抚天下百姓人心,此番西去取经,当为我大唐万世之基添砖加瓦……”
“如此,此番西去,诸位爱卿有何见教?”
一听这话,许多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心下疑惑,不是,这……
不就是选一个贤能高僧,西去西天佛门,取了经不就好了么?这人选,自然是我大唐天下阐都都纲陈玄奘莫属,还需要什么见教……
等等!
房玄龄反应过来了,噌地站出来,怒道:
“陛下,此前发兵攻打地府,能得胜全赖地府无有防备,兼其疏于对底层之管理……这,臣也就不说什么了,如今陛下欲再往西,此诚好大喜功、得陇望蜀也!”
之前往地府打,也就算了,是,赢了你厉害,但现在你还想往西打,你是不是觉得咱大唐现在家底太厚,非得折腾吗?
其他诸位大臣:“???”
啥意思?
明白了,皇帝陛下这是嫌之前没打够,不,准确说这位皇帝陛下之野心,居然还想着往西面扩张我大唐的版图!?
一时间,群臣激愤,全都站出来了,各种什么——
“忘战必危,然好战必亡”;
“穷兵黩武”;
“陛下,隋炀帝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陛下!”;
“陛下,你好糊涂!我大唐刚从乱世平复,当与民休息,岂能再动兵戈?”……
朝堂上,大臣们的言论如山洪爆发,喷得李世民脸色直接垮了下来。
无奈之下,李世民转头,看向了大殿之上右侧的将军阵营这边,希望李靖、尉迟恭、秦琼等一众将领站出来,说上几句。
李靖、尉迟恭、秦琼:(-_-) zzz
关键时刻,这些个人老成精的货一个个的,低眉顺眼的,居然全在打盹……
唯有程咬金迟疑了一下,在皇帝陛下期待的眼神中,迈出小半步,又缩回去,可在他鼓励的眼神下,又迈出小半步,可又缩回去了……
关键是……
来回几次,最后这货还是没站出来,嗯,以前被皇帝当枪使,好几次被文臣们喷得有心理阴影,临场退缩了。
可这小碎步,把皇帝的心那个钓的……
李世民当场被钓得牙根紧咬,特么以后我要是不给你小鞋穿,我就不姓李!
皇帝狠狠瞪了这货一眼,程咬金抿抿嘴,原谅我陛下,他们的嘴刀子实在是太利了……
“噗……”
边上,一直关注到这两位君臣间互动的其他几位武将,一个没忍住,差点没笑出声来。
下一刻,皇帝陛下跟刀子似的眼神就扫过来了,还笑?你们也有份!
“……”
关键时刻,左侧文臣阵营中,走出了一道孑然独立、挺拔修长的身影……
咦?
一时间,大殿之上的诸臣都忍不住抬眼看去,眼底流露出讶异之色。
“臣,有不同意见!”
站出来的,赫然是陈玄奘!
说着,他从衣袖中拿出一份卷轴,直接在大殿上铺开,众人定睛一看,却是一份地图,然而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南瞻部洲的地形图……
而是一份他们有点眼熟的地图!
“这是……”
“好像是西牛贺洲之地形图……”
一时间,诸位大臣窃窃私语,其中,以房玄龄、殷开山等文臣更是眉头微皱,他这是要……
“陛下,这份地图乃臣综合我大唐往西之商贾所绘的许多地图,及典藏中所留传的古籍地图,所绘制而来……”
“哦?”
李世民顿时动容,连忙起身,走下座位,往地图上细细打量。
“陛下!”
左侧前排位置,陈玄奘的外公殷开山立刻站了出来,扫自家孙儿一眼,警告意味浓厚,躬身行礼道:
“陛下,国师毕竟太过年轻,不通行军打仗之根本乃是国力后勤,从这地图上看,我南瞻部洲与西牛贺洲之间,有一座高山,唤作两界山!此山高耸入云,绵延不尽,曾有大修行者试图翻越,却无法过去……”
“莫非如此,我大唐与西方之商贾往来,也只能大部分通过海上贸易进行!若我大唐兴兵往西,也只能通过战船,且西牛贺洲有着诸多妖魔,魑魅魍魉,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