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会开启!求追读~

终于……

在佛道改革大会开幕的几天前,这络绎不绝的“拜访者”终于消停了,没有不开眼的家伙继续登门,来各种不胜其烦的讨教。

毕竟,短短不到俩月,南瞻部洲佛道修行界各大名门的年轻一辈们,折伤了起码有五六成。

像觉知那样,愿意坐下来辩辩经的太少太少,绝大多数一上来就是拳脚切磋,毕竟经辩得再好,强权与武力才是立身安命的根本。

没几日,陈玄奘修成金刚之身、神通广大的言论,也逐渐流传开来。

……

“这一次佛门改革大会,有些蹊跷啊,不像是西天的行事作风……”

这天早上,皇帝大纛从洛阳皇宫浩浩荡荡而出,在队伍靠后位置,一位穿着简朴羽衣、头结混元髻的道士,捋着胡须开口说了一句。

“嘘,袁师兄,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不是我们能评价的……”

边上,另一位同样气质出尘,法度不凡的道士连忙劝阻道。

“嘿,这有什么,莫说祂们看不得听不得,就是能听到,难道还不让人说了?”

先前那一位道人脸上微哂,摇头道。

“师兄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呵呵。”

这两位道人赫然是朝野都十分有名的国师——袁天罡与李淳风。

“不过……”

袁天罡乐呵呵的,抚须道:“我倒是很好奇,主持此次佛道大会的那小家伙,会怎么做?”

“怎么做?陛下都来了,难道大唐佛界之人还有不服?形势比人强,他们应该很清楚,大唐人道昌盛,这滚滚红尘三千丈,便如无量神通,便是天上神仙下凡,也得退避三分……”

“话虽如此,人心难测,尤其一些佛门隐派……”

袁天罡摇摇头。

“我总觉得,这小子可能会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

“哦?”

两人这边说着悄悄话,冷不防的,前面一位跟在陛下身侧,仅落后半步的高大身影略微回头,瞅了他们一眼。

“……”

登时,这两位道人收了声。

这位卫国公现在虽然不理朝政,不怎么显山露水,但他们可太清楚,这位的真正身份了……

李靖收回眼神,继续与陛下闲聊,听他饶有兴致地与自己说起陈玄奘的不凡之处。

他听着却觉得有些不对,虽然这小子是佛祖座下二弟子十世轮回积德修行的最后一世,但本源未醒,受大唐人道压制,应该就只是一个毫无修为,甚至是愚昧无知的普通人才对……

而且,西天佛门组织的这一场西游,主角本来就不是陈玄奘,而是那只秉天地意志而生的猴子。

可听陛下这边说的,让他有些惊异,难不成西天佛门那边出了什么变化,能有手段让陈玄奘觉醒?

不能啊,就算是我的化身在这里,也被压制在凡夫俗子的层次……

很快,李世民的大纛就来到佛道大会的现场,一时间现场所有人都立身而起,随着陛下走进而行大礼。

“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谢陛下!”

话虽如此,但现场一众佛界各派门人还是等皇帝到最前排,坐下后,才纷纷入座。

李世民入座后,前方的四方台上,也出现了一道身姿挺拔、气度不凡的青年僧人。

“哦?”

话说,在场的诸位佛道前辈们,都还是第一次见到陈玄奘,眼见对方身形从容,略往下低垂的眉庭静定、丰润宽宏,便知道此人不仅武道修为不简单,佛理境界必然也不低。

陈玄奘上台了也不开口,只是静静地往侧面一看,挥了挥手,旋即一群捧着一大叠册子的小沙弥往下方观众席里走。

这是……

什么?

等许多佛道宗门长老、方丈收到这一份小册子,定睛一看,却见封面上赫然是《大唐佛道协会成立暨南瞻部洲佛门管理规范与条例试行》。

“……”

“呵呵……”

大唐皇帝李世民自然也拿到几本小册子,乐呵呵的,看也不看地转手递到身侧的长孙无忌及李靖等几位大臣手中。

“来来来,爱卿们也一起看看,这可是我与陈卿一起研讨而成的管理条例,我觉得对于我们整个南瞻部洲修行界,都有借鉴意义……”

李靖满脸愕然地接过小册子,翻开第一页,却见上面写着:

大唐佛道修行

第一条例:忠君爱国。

佛道遍布四大部洲,没有族别国界之分,但修行者有。

……

“这……”

一时间,观众席的佛道各派长老方丈们面面相觑又顾不得探讨什么,只是低头很认真地翻阅起了这本小册子。

看完后,诸多佛道大佬们竟一时不知说什么,上面的条例怎么说呢?

应该说很好,甚至对诸多名宗古刹来说,好处很大,因为大唐驱魔司及一些省部将对佛道开放,令人振奋。

但同样的,上面出现了不少条条框框的束缚,让他们觉得有些不自在。

例如,忠君爱国这条,对于这些修佛者们来说……

这一点他们从来不去想,不在意,也不能说没有,但现在这里强调了要有,就让人有些不适了。

此外,还有后面的许多其他条例,不复赘述。

但,其中有一条非常醒目,就是佛道修行界宗派中人,跨海与其他部洲佛门组织佛道大会或者交流切磋的时候,需要向大唐佛道管理协会报备……

尽管很多人对这一条不大能接受,但却没有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毕竟皇帝陛下还坐在前面呢,这个时候跳出来就是出头鸟,没啥好果子吃……

“不错……”

李靖将手中的册子放回桌子上,评价了一句,有些意外地打量着台上的陈玄奘。

观众席上,其他各门各派的方丈长老们也都看完了,纷纷合上册子,抬头看向前面高台。

“阿弥陀佛……”

高台上,陈玄奘却没有说话,而是起来转身向后,轻轻揭开后面的一块布,露出被遮掩住的黑板——

“致良知”

随着布匹被掀开,高台上的这三个大字,印入现场所有人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