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0:我不是把天选之子刻在皮肤上的表演者(求追读!)

贝尔格莱德的阳光斜斜洒在FMP青年队训练场,篮球与木地板碰撞的韵律声中,林奇与特奥多西奇正在进行着千锤百炼的跳投训练。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有那么一瞬,林奇有一种一切只是场梦的感觉,自己还只是FMP青年队中名不见经传的小球员。

但博什科.乔基奇的大喊震破了时空的薄膜:“嘿!老板!”

戏谑的喊声中带着几分敬重。

两年前的雨季,博什科看林奇的目光中充满了怜悯和惋惜,他觉得这个天赋凛然的孩子大概是打不了职业篮球了。

两年后的现在,这个孩子成为了全世界备受瞩目的篮球巨星,并且成为了博什科的老板。

一个月前,林奇买下了FMP,并为球队盖了新的青训基地。

这算不上是什么投资,塞尔维亚的球队都并不具备太大的商业价值。

林奇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喜欢。

“博什科,说了别用那个老气称呼。”林奇将球精准送入篮筐,篮球破网的唰声再次响起。

他觉得奥运会夺冠后那个加快训练成效的东西肯定奏效了。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跳投越来越得心应手,距离科沃尔的水平愈发接近。

“好的老板,没问题老板。NBA的新赛季训练营快开始了吧?你怎么还在这儿。”博什科故意又喊两遍老板,就像林奇当年故意喊“地中海指挥官”那样。

“纽约太吵。”林奇的回答出奇简单。

现在他能理解,为什么尼古拉.约基奇每个赛季结束之后都总是迫不及待的逃离美国。

那是一个喧嚣的地方,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捕捉,电视上永远充斥着篮球评论员们的争吵,你有参加不完的商业活动,认识不完的“朋友”。你想看看蓝天,可如果不戴墨镜出门分分钟就会因为闪光灯而致盲。

这种氛围会让人浮躁,静不下心来。

他只想让塞尔维亚的风多停留一会儿,吹散那些附着在球衣上的浮华与纷扰。

特奥多西奇手腕轻抖将橘色皮球抛向三分线外,林奇接球时顺势屈膝,时至如今他还是认为特奥的传球最舒服。

晨光勾勒出林奇愈发精壮的肌肉线条,球网应声翻起的瞬间,他看到好友露出揶揄的笑。

“太吵?怎么?每天早上都被只穿撕袜的女仆吵醒吗?”

“呵,我还想问你呢。你为什么和奥林匹亚科斯签了三年合同?你不来了NBA了?说吧,他们承诺给你配几个女仆?”林奇把话题转移到好朋友身上。

因为特奥多西奇和林奇成为队友,所以他的名气比原本历史大很多。

主流媒体普遍认为,他能在2005或者2006年的第二轮被选中。

可和奥林匹亚科斯签长约会限制他登录NBA的脚步,因为这存在一个违约金的问题。

NBA球队想将他带走,就必须向奥林匹亚科斯支付违约金,或者说买断费。

这无疑增加了得到特奥多西奇的成本。

特奥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篮球颗粒,苦笑了一下:“我没有你那样的天赋,我想先在欧洲历练。”

“一个正确的登陆时间能让你的NBA生涯顺畅数倍,别错过了。如果你是担心在NBA彻底沦为垃圾时间球员,我只能说,你该鼓起勇气往前一步。”

特奥的手指轻微颤抖,他觉得林奇对自己的了解已远超想象。

“当然......当然不是因为那个。”

“嗯,那祝你在希腊一切顺利。”

“晚上去你家餐馆吃饭?”

“你忘了,我家餐馆现在在纽约。”

“好远啊,我们想一起打球,变得很困难了啊。”

“我会在NBA等你,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在一起的。”林奇接到特奥的传球,又一次投进。

他太爱这种感觉了,这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传球。

两人继续投篮,训练馆穹顶的钢架在他们头顶投下细密网格,恍若命运经纬。

地球的另一端,格兰特.希尔提着行李来到了纽约这个修罗场。

他能理解奥兰多人的决定,他已经四个赛季没有好好打球,而且没人知道他下赛季究竟能打多少场。

魔术队也已经不需要即战力,他们现在只需耐心的围绕德怀特.霍华德进行重建。

格兰特.希尔的大合同要持续到2007年,而蒂姆.托马斯的2006年就到期。

所有这些,都让魔术队管理层的决定变得可以理解。

只是他真的恨那个时机,他刚刚表达了对奥兰多的爱,他说的那些话绝对是真情流露。

但在奥兰多夏日承诺的忠诚,最终化作尼克斯体检报告上的陈旧伤疤。

那种感觉,像是你傻傻的给一个女人表露真心,结果被她狠狠嘲笑还抽了一记耳光。

来接机的人并不多,这座城市的聚光灯早已被林奇独占,而希尔褪色的巨星光环此刻仿佛与行李箱上的磨损痕迹重叠。

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举起录音笔:“格兰特,你认为我们英明的总经理莫名其妙的把你换来,是觉得你下赛季能够莫名其妙的突然健康,然后至少打50场比赛吗?”

尖锐的问题撕裂了最后一丝体面,令希尔的指节因攥紧拉杆箱而泛白,纽约媒体果然毫不留情。

他太熟悉这种语气,四年来每次复出时,新闻发布会大厅里都藏着同样的质疑。

在外界的评估中,这是属于伊塞亚.托马斯的又一笔脑残交易。

他们觉得刺客大可拿蒂姆.托马斯去换几个有用的角色球员,而不一定非得追求另一个顶薪球星。

不开天眼的看,一个一年平均只能打11场比赛的家伙,对纽约根本没有任何帮助可言。

这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赌博,纽约媒体和球迷都已经气炸了,史蒂夫.A.史密斯估计已经在写稿子,准备在电台节目里好好问候刺客老母。

“我会让训练师制定完善的恢复计划”,希尔沙哑的应答,他忽然仰头望向远处钢筋森林的轮廓,“请问斯塔克大厦怎么走?或许该请托尼.斯塔克给我定制一套强化骨骼。”

自嘲的幽默里浸着苦涩。

希尔远去,上了车,零星的闪光灯反而显得凄凉。

两年前,博什科举着林奇的身体报告摇头时,同样给他判了死刑,而他现在成了纽约的宠儿。

如今汽车玻璃正倒映着另一个被判刑之人的脸,某种宿命般的轮回正在纽约悄然成型。

时间飞逝,九月的纽约用喧嚣拥抱归来的篮球之子。

林奇回到纽约,参加了尼克斯队新赛季的媒体日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多得夸张。黑压压的镜头阵列如同蓄势待发的骑兵防阵,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将空气切割成细密的声浪。

除了林奇以外,参加发布会的还有微笑刺客、主教练兰尼.威尔肯斯以及尼克斯老板詹姆斯.多兰——这位纨绔子弟可并不时常出现在媒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多兰热情的与林奇握手,刺客拍了拍林奇的肩膀,然后三人共同举起了林奇在纽约的20号球衣——纽约10号已经悬挂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穹顶,属于沃尔特.弗雷泽。

20号是锐步营销部门通过无数次会议后帮忙选择的号码,对一个巨星来说,号码也是商标的一部分,而锐步给新的20号球衣编写剧本是:“贝尔格莱德青训营的10号球衣浸染着巴尔干半岛的晨露,皇家马德里的10号战袍承载着伊比利亚的星光,当两个10号在命运坐标轴上交汇,最终熔铸成此刻跃动在纽约天际线的20。”

《纽约时报》的记者举起手:“林奇,顶着救世主的头衔来到连年不进季后赛的纽约,你会感受到压力吗?”

林奇整了整阿玛尼西装的翻领,将话筒拉近。脸上笑容收束,仿佛将宣布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我不是救世主,我也不是把天选之子刻在皮肤上的表演者”,台下一片寂静,记者们不约而同屏住呼吸,“我只是赢球的专家。”

这句话并非针对克利夫兰某个把“邱生旺”纹在后背的人,林奇只是想表明他的态度——他根本不在乎那些白痴一样的头衔,所以完全没有压力。

林奇相信自己能够在纽约继续胜利,因为训练营开始后仅仅一个星期,老帅兰尼.威尔肯斯就便挥刀斩断后场乱麻,确认了一件对球队非常重要的事——斯蒂芬.马布里和贾马尔.克劳福德绝不能同时在场。

兰尼.威尔肯斯不愧是这支混乱的尼克斯队里最让林奇放心的人,他做得很好。

尽管总经理“刺客“幻想这对后场组合能迸发重量级拳击手般的火力,他交易来克劳福德就是打首发二号位的,毕竟安芬尼.哈达威和阿兰.休斯顿都已经不堪大用。

他不止一次声称这对后场组合是:“下一个我和老乔。”

但那只是美好的幻想,当这两个后卫同时在场时,任何战术的执行效率都会变得低下,每次进攻都会在他们的运球声中陷入泥沼,防守轮转更是乱作一团。

智慧的选择往往伴随阵痛,贾马尔.克劳福德沉默着咽下替补的苦药,不过他本身也没什么反对的资本。

而且林奇相信,贾马尔.克劳福德会爱上第六人这个角色,他绝对会的。

当然,拯救纽约还没那么简单。

训练场上,林奇正率领科特.托马斯、纳兹尔.穆罕默德、格兰特.希尔以及今年二轮秀特雷沃.阿里扎重塑钢铁纪律。

当文.贝克和蒂姆.托马斯带着散漫基因离队时,尼克斯也有了做好防守的资本。

上赛季半途接手球队的兰尼.威尔肯斯如同修补漏船的匠人,他想改变球队的气质,可发现这艘船根本补不好,因为掌舵的是马布里、文.贝克、蒂姆.托马斯这样的家伙。

任你怎么补,他们都会撞出另一个更大的洞来。

而今,掌舵人变成了林奇,季前训练营则成为铸造防线的熔炉。

纽约尼克斯全队都有一个共识——现在,此时此刻,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核心是林奇,不再是斯蒂芬.马布里。

而一支球队核心的气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支球队的气质。

他愿意在防守端牺牲自己,保护队友。

他会大喊大叫,为防守注入激情。

他永远以身作则,不在防守端有一丝松懈。

这些都是上赛季的斯蒂芬.马布里身上看不见的东西。

这些浸透汗水的细节,一点点改变着尼克斯的球队文化。

林奇的成熟让兰尼.威尔肯斯惊讶,他很难相信这个试图率领全队的年轻人只有18岁。

还是那句话,皇家马德里的经历是林奇篮球生涯的财富。

球队正在变好,科特.托马斯作为尼克斯队更衣室内最不加掩饰的“反斯蒂芬”告诉记者:“我们终于跟对了领航人。”

科特.托马斯与马布里的恩怨早已是更衣室公开的秘密,上赛季他不止一次公开抱怨马布里散漫的球风,最严重的冲突来自上赛季一次战术会议,戴着钻石耳钉的马布里在昏暗的战术会议室里打盹时,正是托马斯将手边的马克笔直接砸向了那个纽约之子的脑袋。

这一切都导致他们的私人关系极其紧张。

他曾发誓要在斯蒂芬.马布里的内裤里涂满辣椒酱,惩罚那个永远不好好防守的混蛋。

而如今,刚烈的科特.托马斯却顺从得像条忠犬:“我乐意为真正的斗士铺路。”

斯蒂芬.马布里看着这一切是什么反应?

他毫无反应。

他静默地注视着更衣室的风云变幻,如同一尊褪色的青铜雕像。

奥运会的结局已经让他失去了所有话语权,他没有和林奇展开更衣室斗争,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早已失去资格。没人会听他的,没人会支持他。

但独狼也没有融入现在的这支尼克斯,他浑浑噩噩,独来独往,不和人说话,每天就是打卡上下班。

人们总能看到他机械地完成基础训练,在战术演练时目光涣散。总看见他如同游魂般沉默地穿梭于储物柜与淋浴间,连球鞋摩擦地板的声响都透着麻木。

不过好歹,他没有成为不稳定因素。

就在林奇认为他可以开始用季前赛的胜利验收劳动果实时,季前赛开始前一天,兰尼.威尔肯斯和微笑刺客毫无征兆的爆发争吵。

“伊赛亚!我才是临场调度的指挥官!”老帅兰尼.威尔肯斯的怒吼如惊雷炸响,布满皱纹的手掌将战术板重重砸向地板,惊得正训练的球员们纷纷侧目。

微笑刺客的回应裹挟着刺骨寒意,他缓步逼近老帅,目光锋利。

“需要我提醒你谁掌握着解约条款吗?在我的球队里...”他忽然抬高声调,食指凌空戳向正在三分线外运球的贾马尔.克劳福德,“那个穿着11号球衣的家伙必须出现在首发名单里!别乱搞我的球队!”

嗯,看来真正的不稳定因素,从来不是斯蒂芬那条丧家之犬。

“你们......是在说我吗?”一阵迷茫的声音打破了剑拔弩张的氛围。

贾马尔.克劳福德愣在原地,球都被吓掉了。

-----------------

林奇根本不懂勒布朗对克利夫兰意味着什么,他这种人永远无法理解肩负一座城市的责任感。赢球的专家?我们看看下赛季谁在季后赛里。——《克利夫兰老实人报》。

我们没有阳光、商谈和好莱坞大屁股。我们有什么?勒布朗.詹姆斯,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林奇永远不会明白天选之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是个傻逼,而傻逼球员总会出现在尼克斯。——一位名叫贾里德.萨林杰的克利夫兰球迷在电台互动环节告诉主持人。

克利夫兰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不切实际的希望”。——史蒂芬.A.史密斯替林奇开火。

(感谢慕夏十九皓、月下闻妖问药、读者1900800841591480320、非常可乐2022、大兵放炮等大佬的打赏,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