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纺织厂危机
- 南京烽火:爱与信仰的绝响
- 宋文祁
- 2707字
- 2025-02-11 18:44:52
宴会上,悠扬的爵士乐流淌在空气中,水晶吊灯洒下柔和光芒。池南古定了定神,整理了下袖口,举着一杯香槟,朝着宋衣鱼的方向走去。
“宋小姐,方才听您对新思潮的见解,实在是独到,在这乱世之中,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令人钦佩。”池南古微微欠身,礼貌又不失风度地说道。
宋衣鱼脸颊微微泛红,轻轻一笑,“池先生过奖了,不过是读了些书,有了些自己的想法罢了。倒是听闻池先生在商业上大胆革新,打破传统经营模式,想必其中故事不少。”
两人相谈甚欢,从文化思潮聊到商业发展,再到对时局的看法,不知不觉间,宴会已过半。此时,徐生和殷千涵也慢慢靠近。
“南古,这位是?”徐生带着一抹浅笑,目光落在宋衣鱼身上,眼中的倾慕毫不掩饰。
池南古下意识地侧身,挡在宋衣鱼身前,介绍道:“这位是宋家的宋衣鱼小姐,宋小姐,这是我的好友徐生,刚从国外留学归来。”
徐生连忙伸出手,“宋小姐,幸会幸会,早就听闻宋家的才女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宋衣鱼礼貌地握了握手,微笑回应。殷千涵则在一旁轻轻咳嗽一声,“徐生,别光顾着和美女聊天,也给我介绍介绍。”
池南古这才想起,“这是殷千涵殷小姐,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殷千涵大方地伸出手,“宋小姐,之前在公益活动中就听闻您的事迹,一直想认识您,今日可算如愿了。”
四人正交谈着,宴会的主人走上台,宣布今晚的重头戏——一场关于民国未来走向的讨论。众人纷纷落座,池南古和宋衣鱼并肩而坐,徐生和殷千涵坐在他们身后。这场讨论中,各方观点激烈碰撞,池南古和宋衣鱼默契配合,阐述着实业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徐生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实业救国的想法,殷千涵则从医学角度,呼吁重视民生健康。
讨论结束后,池南古送宋衣鱼回家。月色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宋小姐,今日与您交谈,收获颇丰,不知日后是否还有机会?”池南古满怀期待地问道。
宋衣鱼低头浅笑,“若池先生不嫌弃,自然是有的。”
回到家中,宋衣鱼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池南古的身影。而另一边,徐生坐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宋衣鱼面前证明自己。殷千涵则在房间里,翻看着医学书籍,却总是走神,池南古的笑容不时浮现在眼前。
几天后,池南古邀请宋衣鱼参观池家在南京的办事处,想与她分享自己的商业规划,宋衣鱼欣然答应。可他们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
约定参观池家办事处的那天,阳光正好,宋衣鱼精心打扮后来到约定地点。池南古早已等候,他身着剪裁得体的长衫,眼中满是笑意,迎上宋衣鱼。
两人走进办事处,池南古兴致勃勃地向宋衣鱼介绍着各项业务与未来规划,宋衣鱼听得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池家的管家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在池南古耳边低语几句,池南古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原来,池家在上海的纺织厂遭遇了重大变故。一伙军阀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封锁了工厂,工人们被驱赶,机器也面临被没收的危险。
池南古心急如焚,他深知这对家族生意是沉重打击,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产业受损,还可能牵连众多工人的生计。宋衣鱼看着池南古焦急的模样,轻轻握住他的手,“别慌,我们一起想办法。”
为了尽快解决危机,池南古决定立刻返回上海。宋衣鱼放心不下,坚持一同前往。他们刚抵达上海,就听闻徐生也已赶来,正四处联络人脉,试图帮忙疏通关系。殷千涵虽因医院事务缠身无法前来,但也寄来了信件,信中提供了一些可能有用的医学资源,以备在营救工人时使用。
池南古和宋衣鱼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他们先是拜访了池家在商界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得到支持,然而在这动荡时局下,许多人都选择明哲保身,不愿卷入这场风波。接着,他们又尝试与军阀势力沟通,却屡屡碰壁,对方态度强硬,丝毫不肯松口。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时,徐生带来了一个消息:一位曾受池家帮助的爱国人士,如今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许能从中斡旋。池南古等人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赶忙前去拜访。在这位爱国人士的努力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军阀同意重新谈判。
谈判桌上,池南古据理力争,宋衣鱼则在一旁补充有力论据,徐生在关键时刻也给出了关键建议。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军阀终于同意解除对纺织厂的封锁,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池家需缴纳巨额“保护费”,并让出部分股份。
面对这不合理的要求,池南古陷入了两难。答应,意味着家族利益受损;不答应,纺织厂将永无宁日。宋衣鱼看出了他的犹豫,轻声说道:“当下保住工厂才是首要,我们可以先答应,日后再想办法夺回主动权。”池南古思索片刻,最终点头同意。
随着纺织厂的危机暂时解除,池家松了一口气。但这次事件让池南古深刻认识到,在这乱世之中,单靠商业力量难以立足,必须寻求更稳固的支持。而经过这次磨难,池南古和宋衣鱼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与徐生、殷千涵之间的情谊也更加牢固。
纺织厂危机解除后,池南古和宋衣鱼回到南京,本想着能稍作喘息,谋划未来发展。可时局动荡,哪能轻易安稳。
不久后,日军侵华的战火逐渐蔓延,南京城也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池家的生意再次受到冲击,不仅货物运输受阻,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也被迫中断。与此同时,宋家也因政治立场问题,被一些亲日势力盯上,暗中使绊子。
在这危急关头,徐生找到池南古和宋衣鱼,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群爱国企业家和文人志士正筹备成立一个秘密组织,旨在团结各界力量,共同抗日,同时暗中支持抗日武装。徐生希望他们能加入,一起为国家出一份力。
池南古和宋衣鱼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加入。殷千涵得知后,也毅然辞去医院的稳定工作,加入秘密组织,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受伤的抗日战士提供救治。
秘密组织的活动充满危险,他们不仅要躲避日军和汉奸的搜查,还要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池南古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负责组织的物资筹集和资金运转;宋衣鱼则利用宋家的人脉,收集情报,传递重要信息;徐生积极联络各方,拓展组织力量;殷千涵在隐蔽的医疗点,日夜守护着受伤的战士。
有一次,组织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得知日军即将对一批抗日物资进行围剿。池南古等人紧急商议,制定了一个冒险的营救计划。行动当晚,大雨倾盆,池南古带领着几个成员,伪装成运输工人,前往物资藏匿点。宋衣鱼则在城中负责接应和传递消息。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日军提前察觉到了异样,设下埋伏。池南古等人刚到藏匿点,就被日军包围。激烈的交火中,成员们纷纷受伤,池南古也陷入了危险境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生带着增援部队赶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宋衣鱼在城中得知情况危急,也不顾危险,亲自前往支援。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成功突围,保住了抗日物资。
但这次行动也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多名成员牺牲,组织的部分据点也被暴露。日军加大了搜捕力度,秘密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