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子即位

始义二十一年末,三皇子夏佑烽于溪原领兵谋反,随后袭杀了代武皇巡边的太子夏佑启。朝野震动。大将军高尚随即领命率大军收复叛贼,活捉夏佑烽。武皇常年操劳,本就是油尽灯枯,听闻此讯后更是大受打击,昏迷数日。

始义二十二年初,高尚大军于阜城大败叛军,就地斩杀叛军一万余人,围堵皇子夏佑烽。面对高尚的围困,夏佑烽深知事情已无转机,拔刀自刎。

武皇得知夏佑烽自尽的消息,痛心不已。虽是叛贼,但是他也是自己从小带在身边、悉心教导的孩子,是自己最为欣赏的孩子。

如今,自己的四个儿子,老大资质平平又受贪官蛊惑,私吞官银、草菅人命,被圈禁于高墙之中,终生不得出;老二为人坦诚、勤奋刻苦,虽不是最聪慧的皇子,但是心有大义,立其为太子,却遭人谋害;老三天资聪颖、聪慧过人,然而视权如命,忧其不仁不义,故外封为亲王,希望他能偏安一隅,但是事与愿违;老四,不过才十一岁的孩子,原本只想他做个闲散皇子,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从未对其有过高期望,可如今……

武皇费力地抬起手,唤来了等在床边的太师。他与太师都清楚,如今除了老四,没人能接下这皇位。

“太师,郅儿……郅儿年幼,往后还得有赖太师扶持。”

太师点头应下,“即使粉身碎骨,臣也会护四皇子周全,护武朝江山稳定。”

武皇似乎感觉得到自己命不久矣,命人快将四皇子带来。撑着最后一口气,武皇下旨,赐贵妃毒酒。

漪澜殿内,贵妃握着酒杯,迟迟不肯饮下。几十年的陪伴是真,但是帝王无情也是真,她心中感叹道。想保佑自己的郅儿一生不卷入皇权纷争,所以求自己的兄长利用朝中势力,暗中支持二皇子,处处打压三皇子,因为她相信夏佑启继位能免去手足相残。可如今,一切都算错了。

“贵妃,请吧。”

“本宫想再见郅儿一面。”

“贵妃莫等了,四皇子被皇上召去了,皇上下令,贵妃饮酒前,无需再和四皇子见面。”

贵妃望着窗外的春兰,那是皇上去年年初命人在漪澜殿外种下的,只因为贵妃喜欢,便种了满满一院。可惜所有的深情,抵不过皇权之压。贵妃知道,皇上担心她在郅儿旁边过多言语,担心年幼的帝王拒绝不了后宫干政,担心她的家族借着新皇扶摇直上、权倾朝野。赐死似乎是解决种种担忧的最好方式。

贵妃不再坚持,将毒酒一饮而下,鲜血顺着嘴角一点点流出,她还是不甘地望向殿门,期望着郅儿能跑快些,能再见她一面。

太兴殿内,夏佑郅被内官带了进来。向父皇请了安,他怯怯地看着床上的父皇,又不知所措地望向太师大人。父皇脸上毫无血色,微弱地喘着气,挥手让他走近些。

“郅儿来……”

“父皇……父皇。”

“郅儿,父皇以往太忙了,都未好好地看过你,如今父皇也不能伴你长大了。”

夏佑郅听闻,慌了神,又红了眼眶。“父皇……”

“郅儿,父皇接下来说的话,你要记在心里。”

夏佑郅拼命地点头,似乎生怕轻了,父皇就看不清了。

“武朝的安定强盛,往后就在郅儿你手中了……爱民,爱百姓,得道者得天下……你还年幼,多听太师的教导……朝内高尚、冯贾政一群人要多多提防……丞相孙义德高望重,得到他的支持便有多半官员的拥戴……西邑乃外患,必除之……倘若你皇兄威胁江山社稷,遂杀之……”

皇上将夏佑郅拉到自己跟前,嘱咐到最后一句,“一统天下乃武朝世世代代的愿望,父皇无法实现,靠郅儿了……”

说罢,武皇松开了手,缓缓闭上了眼睛。一抹朝阳穿过太兴殿的窗户,洒在了这位年幼的新皇身上。

旭日东升,丧礼的鸣钟响彻皇宫内外……

始义二十二年,武朝第七任皇帝驾崩,四皇子夏佑郅继位,年号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