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世界之脐”的神谕圣地

德尔斐是希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于帕尔纳索斯山脚下。德尔斐最有名的要数阿波罗神谕和阿波罗神庙。

对古希腊人来说,聆听神谕是与神沟通的重要宗教活动。古希腊有许多神谕宣示所,其中德尔斐神谕在当时最负盛名,被看作最接近上天旨意的神谕。据古人记载,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有一个小小的平台,石头上开有一道缝隙,并有凉气冒出。当初的希腊人将这里视为大地的中心,称之为“世界之脐”。当时的女预言者被称作“皮蒂娅”,她们坐在石缝边上,等被凉气吹得头脑发昏,就开始在嘴里念叨一些词句。这时候,祭司要将皮蒂娅嘴里的话记录下来,这些文字便是神谕。因为十分灵验,无论国家的政策,还是个人的烦恼,人们都会来这里求神谕指点,单是来这里求神谕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国王就数不胜数。在当时,进入阿波罗神庙需要先用卡斯泰尔泉水沐浴,而泉水与神庙之间修有专门的道路。

起初神庙并非敬奉阿波罗,而是敬奉大地女神盖亚,传说中阿波罗杀死了看守神庙的巨蛇后,占据了神庙,这里才改为阿波罗神庙。当时希腊每八年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竞技大赛,就是为了庆祝阿波罗神庙的建立。

阿波罗神庙位于德尔斐圣地的中央。神庙曾数度被毁后又重建,最早的神庙具体建造年代已很难确定。据推测,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里便有了一座六柱式多立克神庙。这座老阿波罗神庙不幸在公元前373年的强烈地震中被毁。最后一次重建的阿波罗神庙在公元前330年落成,但历经千年风雨,这座神庙也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遗址残存,成为历史的见证。

德尔斐阿波罗神庙

如今的阿波罗神庙遗址上,还能看到一些残留的圆柱和基座。整个神庙延续了旧神庙的平面,长60米,宽23米。神庙四周有多立克圆柱围绕,长的一侧为15根,短的一侧为6根,是典型的六柱围柱式多立克神庙,全部用大理石包覆的石灰石建造而成。

神庙的山花和线脚的大理石装饰是雅典雕塑家普拉西亚斯和安德罗斯提尼的作品。东边的山花装饰着阿波罗的形象,两边是他的母亲莱托、他的妹妹阿尔特弥斯和缪斯。西边的山花描绘的是阿波罗的兄弟酒神狄俄尼索斯和他的信徒——提亚德人。公元前490年在马拉松战役中获得的波斯盾牌与公元前279年在击退高卢人入侵时获得的战利品一起被挂在神庙檐壁的陇间壁上。在浮雕、塑像的装饰下,整个建筑多姿多彩。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只能在德尔斐的博物馆里见到一些雕像的残片。

神庙的入口设在东边一侧。在入口的前面,有一座祭坛,是用白色大理石修建的,据说建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人们坚信只有正直的人才能进入神庙,所以名声不好的人不允许进入。根据古代的资料,神殿入口门廊的一根柱子上刻有七贤人的三句格言,即“认识你自己”“过犹不及”和“确信带来毁灭”。内殿是阿波罗神庙的中心。在内殿的尽端是神庙最神圣的部分——神谕密室(adyton)。神谕密室被分成两个较小的空间——等候室和专用房间。专用房间内有一个低于地面一米的下沉区域。在这里女预言家将从“世界之脐”获得的神谕转达给前来祈求的人们。

在过去,神庙的内殿、柱廊、门厅、后门廊等都摆放着大量祈求者捐赠的雕塑作品,有几千件之多,此外还有祭台和长明灯。神庙墙壁上挂满了战利品和友邦送的礼物。虽然到今天雕塑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不得不说,雕塑是阿波罗神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这座神庙的建造费用是由各个城市或个人的捐款支付的。在古代,无论国王,还是百姓,对神庙都非常大方。当时从圣地入口前往神庙的迂回道路两旁,摆满了各个城市人民送来的雕塑礼物,有石雕的,有铜制的,题材多种多样,有动物,如铜牛、铜马;有神话人物,如狄俄斯库里、宙斯、阿波罗、阿耳忒弥斯和波塞冬等;有军事统帅,如战胜波斯人的雅典统帅米太亚得等。1893年,考古学家在阿波罗神庙外面发现了一尊高2.23米的狮身人面雕像,用花岗岩雕成,是当时纳克索斯岛的居民赠送的。因为收到的捐赠越来越多,在阿波罗神庙前后还分布着许多各地奉献的宝库。其中以雅典在马拉松战役后奉献的多立克式宝库以及锡夫诺斯奉献的爱奥尼女像柱宝库最为出名。

不过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些雕塑要么被偷走,要么被损毁,单是古罗马皇帝尼禄就掠走了500件,其中就有著名的三头蛇雕像。公元390年,阿波罗神庙迎来了厄运。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基督教的名义摧毁了神庙和大部分的雕塑及艺术品,阿波罗神庙由此开始衰落。

阿波罗神庙周围还有一个巨大的露天剧场,修建于公元前4世纪,有35层台阶,能坐5000名观众,至今仍能使用。西边有一处巨大的竞技场,从高处看,整个竞技场呈马蹄状。场地里有红色的泥土地面,跑道长178米,周围有石条垒成的环形看台。这些遗址同阿波罗神庙遗址一起,成为人们了解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