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孩子的宇宙:拿来就可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 陈钱林
- 1221字
- 2025-04-15 17:24:51
乳儿期早教
我对孩子俩的教育从胎儿时就开始了。妻子怀孕后,我到书店买了一些胎教的书作指导。首先是注意饮食。我读大学时,曾听一位教授讲过吃鸽子蛋有利于胎儿大脑发育。这不一定有理,但我宁可信其有,而且鸽子蛋无害,就让妻子每天吃一个鸽子蛋。其次是听轻音乐。我曾做了一个实验,胎教期间特地让妻子每天听一会儿《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孩子俩出生后两周,再放这首乐曲时,他们相对会比较敏感。尽管胎教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却也足见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孩子俩满月后,我开始在习惯、智力和言语开发等方面花些心思。习惯方面,主要注意培养吃、拉、睡的良好习惯。孩子俩以喝奶粉为主,我们用的是价格实惠的奶粉。孩子俩稍大些,我母亲根据农村养孩子的习惯,开始给他们喝点稀粥汤,后来再喝点稀米糊。我的创新,是在米糊中依次添加鱼、果泥。养育是很有学问的,孩子俩长得很快,我母亲功劳很大。
孩子俩好像每天都要睡16个小时以上。我的习惯教育从培养作息规律开始。有时孩子俩白天睡了一天,晚上醒着不睡,大人就注意晚上不与孩子俩交流。晚上8点后,我家里就静悄悄了,只留微弱的灯光。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俩晚上基本都是在睡觉。
对大小便习惯的管理,主要是根据我母亲的经验。她反对给孩子俩用当时开始流行的尿不湿,坚持用农村传统的棉纱布和围裙做尿布。等掌握了孩子俩的大小便基本规律后,我们就少用尿布。
智力开发方面,主要是对孩子俩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进行刺激。
味觉方面,主要做法是在米糊中添加不同的食物,这既是营养均衡的需要,也能让孩子俩感知不同的味道。
听觉方面,给孩子俩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音量要特别低,低到大人甚至觉得听不到声音,以免有副作用。刚开始,孩子俩对此也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我觉得,没反应并不意味着没效果。果然,两三个月后,孩子俩对音乐就有好感了。于是,我家里配了一些声音轻柔的小铃铛,六七个月后,配备了一些拨浪鼓。当然,所有这些玩具,都是我精心选择的,如果声音过大就不要了。
视觉方面,先让孩子俩看些不同颜色的彩带,抱他们玩时,看看房间里的实物,一边看一边讲。刚开始时,孩子俩没反应,但我们坚持做,后来就有了反应,孩子俩看到不同的彩带会笑。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深信,让孩子多动眼睛,有利于大脑发育。
触觉方面,主要是在孩子俩的手、脚上轻轻抚摸。在孩子俩1个月左右时,摸他们的手心和脚,他们就有反应了。待他们稍大些,我主要训练他们手的灵活度。手是第二大脑,多动手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这是已被认可的。
孩子俩不会说话,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言语训练。言语既是语言的基础,也是思维的方式。看起来孩子俩不懂,实际上只是不会说而已,在大人说话的影响下,孩子俩的言语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妻子会轻唱些歌曲,我母亲会常哼些民谣,孩子俩几个月后对此就有反应,他们会微笑着听,后来就“咯咯”地笑出声了。
1周岁前的孩子称乳儿,以长身体为主,我在习惯、智力开发、言语训练方面用了些心思,因此,家庭教育有了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