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热闹的赵家
- 从1992开始的黄金年代
- 项音似风
- 2051字
- 2025-01-22 12:00:20
先是虚张声势,接着才是实打实的揍。
所以现在看着危险,却是最不危险的。
只不过要是表现的没被危险威胁到,那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危险。
故赵元吉哪怕没被吓到,也在‘瑟瑟发抖’。
赵元英更是成了鹌鹑,缩在赵元吉的身侧,一动不敢动地低着头。
“说!怎么跟你们说的!”
赵元吉的记性还不错,老妈的话,他复述得出来。
“别乱吃...”
“别吃太辣、别吃太油...”
“还有、还有早点儿回家...”
周雅琴听着赵元吉的复述,一扫把直接甩在赵元吉的大腿外侧。
“你记得啊!你记得啊!”
“你记得你为什么不做?”
“看看!看看现在几点了?”
“七点多快八点了!”
“天黑的,那大街上还有人吗?”
赵元吉吸了口凉气,老妈下狠手了啊,抽得大腿生疼。
不过他在回来之前就预感到现在的下场,所以赶紧对老妈讨饶。
“妈,错了,真错了!”
“我这没注意时间,还以为在咱们家附近呢。”
“等我反应过来已经晚了,我拉着妹妹就往家赶,可这...”
赵元吉的认错、解释,让周雅琴的脸色稍稍缓和。
她喘了两下粗气,给自己做了做心理建设,把‘回来晚’这件事儿揭过了。
不过,赵家兄妹犯的可不止是这一件事儿。
所以,他们的罚站还没被解除,周雅琴也没有放下手里的扫把。
她继续挥舞着‘威胁’,指指被从自行车上拿下来的那些小吃。
“说说,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家里闹饥荒了?还是家里亏待你们了?让你们这样给家里屯粮!”
“好吃嘛...”赵元吉咧着嘴对母亲讨好道:“我就想着回来让您、我姐,还有我爸都尝尝。”
“是呀!是呀!”赵元英也赶紧堆着笑脸对周雅琴敲边鼓:“好吃的很呢,妈!”
“尤其是那个牛肉锅贴,金黄酥脆...”
“你给我闭嘴!”周雅琴吼了赵元英一嗓子,这嗓子把赵元英吓得又赶紧往赵元吉身后躲。
周雅琴竖着眉毛,对小女儿教训道:“你以为你躲我就看不见你?”
“你以为你哥帮着你说话,我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你买的?”
“是,这些日子是有些亏着你...”
“可你买回来这些,打算吃到多会儿?”
“还有,你哥有多少钱啊?你就这么花?”
“一点儿分寸都没有!”
“妈,那什么...不怪小妹...是我让她买的。”赵元吉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周雅琴更炸。
“还没说你呢!”周雅琴又把矛头对准赵元吉:“你妹妹年纪小,你也年纪小?”
“十七了,不小了吧?”
“明年,不,今年你就成年了吧?”
“花那么多钱买这些吃的,自己不知道值不值?”
“嘿嘿~嘿嘿~”赵元吉继续笑着装傻哄母亲:“那条街小吃挺多的,这儿买一点儿那买一点儿,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再说,我和妹妹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不想着你们,那我们那什么...”
“嘿嘿~”
“哼!”周雅琴拿着手指点点赵元吉:“嬉皮笑脸的,你就给我装吧!”
“就那些实习工资,你花吧!”
“花完了别想从我这儿拿钱!也别想从你爸那里拿!”
“不会!不会!”赵元吉看着母亲渐渐消气,赶紧上前连拉带扶把母亲往屋子里哄。
母亲进屋了,他和赵元英的罚站也就无令自解了。
赵元英看着哥哥的示范,赶紧狗腿地跑到母亲另一边扶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着痕迹的把母亲手里的扫把接过来。
兄妹俩配合默契,讨好的将周雅琴扶到客厅的沙发上。
然后听着周雅琴指挥,将各种小吃归类。
能放的放家里,不能放的就留在气温更低的院里,或者直接挑出来,今晚消灭掉。
厨房开灯、点火,那些凉了的小吃需要热一热。
周雅琴起身忙活起来,这时候,一直在客厅深处隐身的父亲赵启铭,还有在二楼看热闹的二姐赵元芳也过来了。
他们吃着可以冷食的糕点,彼此点评几句、分享分享。
“嗯,真不错!小妹买的就是有水平。”
“爸,你试试这个,很好吃!”
赵启铭乐呵呵的享受着二女儿的孝敬。
赵元吉则是看着二姐的侧脸,有些出神。
快三十年了吧!
三十年没有和二姐这么平和的相处过了。
姐弟俩自从今年的工作抽签后,就一步步反目成仇。
中间又加上各种误会、各种拉不下面子,还有大哥、大嫂的挑拨,姐弟不再像姐弟,亲人不再像亲人。
赵元吉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
“这事儿,这一世不会发生了。”
“那个工作机会,对现在的我来说,不重要了。”
“用它留下一直想和好而没机会和好的二姐,很赚!”
随着这些想法在脑海中闪过,赵元吉看着赵元芳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元吉,看什么呢?”
赵启铭注意到儿子的眼神,有些不解。他看看女儿又看看儿子,然后带着这些不解,朝儿子问了出来。
“呃,没什么...”
赵元吉回答父亲后,赶紧抛出一个话题转移父亲的注意力:
“爸,机械厂的实习,我不想去了。”
“嗯?”赵启铭刚发出疑问,还没进一步问清楚,旁边忙活热小吃的周雅琴就忍不住了,她锅盖都没放下,直接朝儿子问道:
“怎么了?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妈。”赵元吉有些哭笑不得的对母亲说道:“您也知道我脾气,从梁栋他哥那事儿后,谁敢欺负我,我一巴掌就上去了。”
“那怎么了?”周雅琴把锅盖放好后继续问道:“是觉得累了?还是说,有了更好的去处?”
“呃~算是有了更好的去处吧。”赵元吉挠挠头,如此对母亲回道。
尽管他的想法对他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他也知道走这条路会成功。
因为上一世,他就是走的这条路。
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小康家庭,衣食无忧。
现在提前八九年踏入这个行当,在这个行当方兴未艾的时候,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愁挖不到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