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野山谷

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向下看去,覆盖着整个龙首山的林子之中,隐约能看见有大大小小的土包。

彼岸悬锁的方向在他们的左前方,如果按照扇形分布的话,他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整个扇形的直径中点位置、也是龙首山的制高点。

站在这里,能够远眺到奔流的湘江就在扇形圆弧的中心位置,并且、能看到有一条支流从远处汇流到湘江之中。

沿着湘江的水流走向溯流而下、一直走到尽头,会看到洞庭湖,湘江水在汇入到洞庭湖之后,会随着洞庭湖水一起、流入长江。

蛋爷在看到满林子的荒土坟包之后,低声叹道:“这巫祖果然是位大能之人,看似整片林子之中全部都是荒坟,实际上,这种最为传统的建坟方式,是最能够藏风聚气、吸纳龙气的。”

蛋爷的话,让熊干丹和祖阿东纷纷多看了他一眼。

不得不说,在涉及到谈论风水方面,恐怕胡与杨都未必能说的过蛋爷。

胡与杨所擅长的是寻龙点穴、堪舆倒斗之术,望山望水、观星看岳是他的强项。

至于一些传统的风水地势,以及其专业的名词,可能蛋爷的知识储备要更强一些。

苏睿看着满目的土丘,有点迷糊。

问熊干丹:“熊大哥,巫祖他老人家的葬地在何处?离这里远么?”

熊干丹的回答让苏睿感到意外。

“小苏兄弟,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的葬地在哪…”

祖阿东补充说道:“你们可能有所不知,在我们苗寨子有句话,叫苗人生活在巫祖爷爷的手里…关于他的葬地,我们谁都说不清楚。

有一说法是,在苗疆之地,只要往下挖,就有可能看到祖先的墓。

至于会不会找到巫祖他老人家的墓,那就得看缘分了…”

一直没言语的大刘,听完祖阿东的话后说道:“嗯…这句话的意思,好像真的在说,我们脚下的苗地范围,都是巫祖的墓。”

大刘的话算是提醒了众人。

蛋爷道:“嘶、我觉得大刘说的不无道理,巫祖他老人家毕竟不是凡人,其归天之后,想必所葬之地也必定非凡地。

如果选择的话,这龙首山,便是整个苗疆之地内,风水最为玄妙之所。

况且,那彼岸悬锁,又救活了整条龙脉。

所以我认为:恐怕这整个龙首山的地下,都会被巫祖墓所覆盖…嗯,要不这样,一会我们挑一块空地,直上直下的往下挖,看看能不能挖到什么东西。”

“蛋蛋,你的分金定穴本事是不是没有练到位啊。嗯、要不要给胡与杨拍一张相片,让他帮忙选一块地方?你这胡乱的这么一挖,得挖到什么时候。”

大刘比较实在,直接戳穿了蛋爷的心思。

蛋爷努力的辩白道:“欸…大刘,你不懂,巫祖爷爷非同一般人,不会和我们凡间的任何人葬地,甚至和帝王的选墓方式都不会相同。这非常的墓,就得用非常的手段。

即便是老胡在场,恐怕也会和我选择用同样的方法的。”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蛋爷的分金定穴之术,较胡与杨比相去甚远,但没办法,这里了解古墓最多的就当属蛋爷,如今胡与杨不知道在哪个山穴中寻宝呢,且就算联系到了他,通过远程控制选址麻烦事太多,恐怕还不如当下这样简单。

所以,在选址挖盗洞的方面,还得听蛋爷这个老摸金校尉的。

此地离着熊干丹的居所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彼岸悬锁的位置也隐在了成片成片的树林深处,苏睿他们所站立的位置,根本就看不到那里。

苏睿也是有着和大刘相同的担心:

“蛋爷,你说我们应该从哪个位置开始挖?”

苏睿之所以这样问,他是觉得,如果像蛋爷所说的,大面积撒网,那得挖到猴年马月去。

因此,得有一个靠谱一点的目标。

蛋爷也知道苏睿和大刘的想法,思忖片刻之后,问熊干丹:“熊老弟,这满林子的荒冢,能分辨出哪个坟包是最古老的么?”

此话一出,得到了苏睿和大刘的赞成,古墓、古墓,得时间久,才能配的上古字。

“嗯、要说最古老的,要当属靠近湘江的那处野山谷,严格算起来,那里所葬的苗人所属的朝代,大概相当于南宋时期。”

熊干丹所说的野山谷,是在湘江之前的一处山谷处。

在熊干丹和祖阿东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大片大片的野林子、越过了好几处高岗和山坡才到达那里。

要说这龙首山的面积之广,管其叫做山脉的联合体都不为过。

之所以能称之为龙首,是从高处或视线更好的高峰之上向下俯瞰,才有直观的感觉。

但身处其中,却让人觉得是走在一条条山脉之上。

蛋爷管这种高低起伏、错落不等的高岗山坡,叫做龙鳞、而且是逆鳞。

大刘每每遇到这种事情,总是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想法。

在往山谷走的时候,他听闻蛋爷管这高矮不等、倾斜着凸起的山岗叫做龙鳞后,指着周围高低错落的树林道:“嘶、蛋蛋,如果你管这些高岗山丘叫做龙的逆鳞的话,那么我可不可以称遍布于整个龙首山的树木为龙的汗毛?”

对于大刘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蛋爷也是一愣,接着赞赏道:“啧、兄弟,你可以啊,你这悟性完全要盖过老胡。

就是可惜喽,你已经拜了项老为师,要不然胡与杨家的老爷子随随便便教你一些堪舆之术,想必你就是第二个张三链子!”

蛋爷所说的张三链子,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摸金高手。

他的水平在业界是公认的高超,只要他出手寻到的墓葬,非帝及王。

之前苏睿和胡与杨闲谈的时候,听他提到过张三链子这个人。

胡与杨的祖上传下来的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的残卷,且是下卷,只记载了些堪舆倒斗之术。

而这张三链子,却拥有完本的风水秘术,上下卷加起来一共三十二字。

至于这上卷的神奇,江湖上除了张三链子之外,再无第二个人见过。

据传,这上卷所记载之术术,乃是可以撬动阴阳,与尸为舞的奇术。

苏睿知道张三链子这个奇人,可大刘没听过,在蛋爷说完,开始不断的追问关于张三链子的事情。

而蛋爷,又特别喜欢跟人讲一些自己腹中之事,这二人一路走一路聊,全然不顾苏睿和熊干丹、祖阿东三人。

说话间,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好在、此次花苗寨之行,香凝准备的装备足够齐全。

在往山谷中下的时候,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头灯,且手中都分别握着一把强光手电。

有了凤阳县的教训,这次蛋爷、苏睿和大刘三人都学乖了,知道要节省用电。

所以,在不是必要的情况下,他们是能不用强光手电就不用强光手电。

好在,当晚的夜幕繁星璀璨,月光如火。

龙首山的景致,在这月光星光中,轮廓还算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