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博弈:环境与地缘政治(1910—1911)
- (美)威廉·萨默斯
- 526字
- 2025-02-23 01:59:07
序言
在历史学家看来,作为一种扰动剂的疾病(特别是传染疾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某一特定时期、文化或社会结构。通过考察不同国家与民族对待以及处理流行疾病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不同的文化与历史事件。
清末东北鼠疫(1910—1911)已经受到不少关注。但是,如果要简明扼要地分析下列三个问题,这一事件仍然不失为内容丰富的语境:针对第三次世界性瘟疫后期重要阶段的一个案例,对鼠疫源及传播作出语境化描述;医学科学对鼠疫的各种作用;鼠疫在这一时期的地缘政治作用。我的目的在于通过某些细节,立足相对较短的时间段,考察产生所谓“东北问题”的历史语境,在中国东北特定环境下,鼠疫引发的不同反应及其影响,这些反应和影响表现为不同国家利益与手段的相互牵制。我重点关注的是在病原菌理论刚刚获得发展,以及鼠疫菌刚被发现那段时期,医学知识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当代疾病生态学的概念为我提供了分析框架。在局部和世界范围、技术和文化层面发生的诸多重要事件,打破了鼠疫在中国的生态平衡状态。这项研究有助于呈现德国化学印染工业的技术进步、皮草行业的世界市场、交通运输与人口迁徙的新兴路径、中国汉族—满族的文化碰撞,以及国际政治对立关系的相互联系。以上所有因素共同造成了鼠疫的暴发,以及同期近6万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