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个月

  • 剑出嵩山
  • 手哨
  • 2199字
  • 2024-07-20 12:37:51

白驹过隙,倏忽仨月。

酷暑过去,秋意渐渐袭来,山巅之上已有些许凉意。

陆南星裹了裹身上的黄底黑边亲传弟子服饰,穿过后山弟子居住院落,来到门派前面。

来到嵩山派三个月,新鲜感早已荡然无存,对于这里一切都已如石河村般熟悉。

很快,陆南星来到一处偏殿,迈步进去。

里面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一名同样穿亲传服饰的青年男子。桌子上放着账册、算盘、戥子,以及一些银钱。

每月初三,是嵩山派发放例钱的日子。

根据门派中的身份不同,多寡不一。

掌门自然是不需要例钱的,除掌门之外,地位最高的十三太保,每月二十两银子!

当然,作为十三太保,他们是不必亲自来领的,自会有人送到门上。

嵩山派门人众多,虽已是日落时候,仍有人陆续前来。

此时陆南星前面,差不多还有七八人排着。

片刻之后,轮到陆南星。

走到桌前,恭敬说道。

“二代亲传陆南星,麻烦师兄了。”

“嗯。”

青年抬头看一眼陆南星,取了小块银子,用戥子称了称,然后截去小块,扔给陆南星。

紧接着,随手将册子上陆南星的名字勾了。

“多谢师……嗯?”

接过银子,陆南星刚要道谢,不禁眉头一皱。

这份量不对啊!

作为二代亲传弟子,他月例该是三两。

但手中这块碎银,顶多也就二两!

陆南星略微迟疑,接着笑着说道。

“师兄是否弄错了,我是二代亲传,并非三代,月例应是三两,而不是二两。”

“弄错?哼。”

青年冷眼扫量陆南星一下,轻哼一声。

“若是觉得有误,你大可去我师父他老人家那里告状!”

“这……想必是我弄错了。”

陆南星又笑笑,拿着银子转身离开。

青年的师父正是陆柏,嵩山十三太保排名第二!嵩山派的钱粮方面,都是由他负责。

陆柏是这青年的师父,陆南星去告状,岂不是自讨没趣。

至于找自己的师父撑腰,陆南星并无师父,孙大中死了。不过话说回来,孙大中如果没死,他也没法冒名顶替。

作为二代亲传弟子,地位不算低,但在这嵩山派之中,陆南星并无依仗。

势单力薄,难免受人欺凌。

对此,陆南星心中清楚,便也就不去计较,省的自讨没趣。

虽然只有二两,但在门派之中,一应吃穿用度都没有花销,这二两相当于零花钱,也不算少了。

至少比他采药的时候,强了不知多少倍。

“师父……”

走在回去的路上,陆南星心中琢磨,他确实需要一个师父。

不是因为那一两银子,而是武艺!

没有师父,他跟谁学?

所谓亲传弟子,即由嵩山派前辈亲自教导,传授嵩山派武学。

陆南星名义上是孙大中的弟子,嵩山派其他人不好再收他为徒。但是,作为师侄,比如费彬等人,也可以代为授艺。

毕竟,孙大中已经死了。

但是,平白无故的,他们凭什么浪费时间精力教导陆南星?

与其说找位师父,不如说是尽早投靠谁的门下,这么一来,既可以得到庇佑免受欺凌,也可以学习嵩山派武功。

当然了,嵩山派作为当今武林顶尖大派,除亲传弟子,以及从江湖招募的外围弟子之外,还有一部分预备弟子。

广招预备弟子,是为了网罗人才,其中若出众者,可拜某位嵩山派真传为师,从而成为亲传弟子。

当然了,别说掌门左冷禅,就连费彬等人,都早已不再收徒。所以此时再拜师,也只能拜在他们的徒弟之下,也就是三代亲传,甚至四代。

这些预备弟子,有专门的人传授武艺。陆南星不顾面皮,倒是可以跟着一起去练。

但问题是,预备弟子只传授几式嵩山剑法,陆南星还不如自己练呢。

他现在急需的,是内功!

练拳不练功,终究一场空。

陆南星就算招式练的再妙,没有内力作为支撑,顶多也就算个二流。

就比如令狐冲,原著中内力尽失之后,纵使有独孤九剑这等绝学,也被任我行一嗓子震晕。

“麻烦了。”

若是外功武学,陆南星故技重施,凭借小木鼎的毒素引导,还能偷学到手。

但是内功,是行气聚力的法门,往那一坐,一个姿势就是半天。

陆南星的眼神再好,也没有透视的能力,看不到行气的经脉路线,又怎么照着练?

“再说吧。”

想要练习内功,思来想去,唯有两个法子。

一是有人教,二是自己搞本内功秘笈。

但不论哪一种,都并非易事。

就算陆南星作为穿越者,拥有上帝视觉,也得徐徐图之。

回到住处,作为二代亲传,拥有一个独立的小院。

陆南星暂时不做多想,抽出挂在墙上的长剑,练习嵩山剑法。

既然暂时无法学习内功,便将之前的武艺练好!

带艺投师,也是一项江湖忌讳,虽不如偷师窃艺严重,但还是尽量不被人知道才好。

所以,陆南星都是夜晚偷偷在房间里练习鹰爪功。

白天时候,他只练嵩山剑法。

三个月过去,他的嵩山剑法越发精进。

十七路剑招施展开来,气象森严、端庄雄伟,似千军万马奔驰而来,又如长枪大戟黄沙千里!

单从招式上来说,已然是登堂入室!

在二代弟子之中,可谓佼佼者。

短短三个月,便能有如此气象,全赖小木鼎的辅助之功!

寻常人练剑,难免参差,待到察觉再去更正,便要耗费诸多精力。

就比如走路,每一步都偏了几分,等到走远了再更正,岂不白白走许多弯路。

陆南星有小木鼎引导,每次练剑都分毫不差,否则招式不成。

这就好比每一步都直奔目标,没有偏差消耗,进度这才一日千里。

“不对啊。”

十七路剑法练毕,陆南星收势站定,和以往一样,在小木鼎的辅助下,每一招每一式没有丝毫偏差。

但不知为何,有些招式,小木鼎中毒素流动,隐隐有中偏离的势头。

他可以确定,招式没错,否则毒素也不可能顺畅流动。

但既然是对的,为何又指向他处?

最开始时候,只有当练习‘开门见山’这一式的时候,有这种感觉。

当时并未太过在意,但是最近,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练习‘千古人龙’、‘叠翠浮青’等其他招式的时候,也都出现。

如此一来,令陆南星不得不重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坐在旁边石凳上,陆南星心中沉吟,到底是自己练错了,还是小木鼎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