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渔米之乡的落寞

谢恒说完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对付这种犟种,还得有耐心才是。

就跟熬鹰一样,他硬你就得比他更硬,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服气了。

谢恒走出门外,向看守交代道:“好好看着他,等他哪天想通了就来和我说。”

“是,总镇。”看守拱手应道。

“嗯,”谢恒点点头:“在这干活也辛苦了,回头上去了,去李毅那领三两银子去。”

他向来对手下还是不差事的,只要把事办好了就会有赏赐。

更何况这个看守还是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给些奖赏并无不可。

“这,属下没有立功,这有些不太合适吧。”看守先是激动了一阵,但仔细考虑过后还是拒绝了。

他虽然没读过几句书,但还是明白无功不受禄这个道理的,收了这份赏,想要回报恐怕是难啊。

他可没有以命相报的勇气,所以还是不要收的好。

“叫你就拿着,”谢恒摆摆手道:“也不是白让你拿,你得给我把这小子看好了,每天的餐食也得送到位,可千万别让这小子饿死在这了。”

自己这些手下都还好,就是有一点谢恒始终无法理解,怎么一个个的都喜欢拒绝赏赐了?又不是让他们去抢有什么要不得的。

相比之下,老郑这点就做的很不错,只要自己每次赏他的,从来就没有拒绝的,都是欣然收下。

见谢恒这么说了,看守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多谢总镇赏赐!”

“赏你点钱,至于吗,又不是让你去送死。”谢恒摇摇头,自顾自地走出了地牢。

他可没心思去揣摩手下的心思,给点钱还不要,那实在是有些不给面子了。

……

指挥府外围的空地上。

平日作为指挥点军之处,此刻却是被粗糙木制围栏给围了一个圈出来,

围栏里挤满了人头,大部分人都蹲在地上,眼神空洞的看着前方。

谁都没有想到,短短一晚上的时间,他们就从高贵的兵老爷,成了泥腿子的阶下囚。

有些人不服气,试图翻越围栏逃跑,但刚走出没几步便被看守赶上,一棒打翻后,如同拖猪一般给拖了回来。

也有那刚烈之辈,与看守硬拼,试图和看守搏命,可惜手无寸铁,一刀就被送去见了阎王。

还有那想要悄悄逃跑的,还没走出三步便被举报……

陈二牛带着些士卒提着饭食,走到围栏旁问道:“这群人今天可有捣乱啊?”

赵烈拱手道:“昨日陈营正杀了几人后,却是没人再敢胡来了。”

这群人也是在倒霉,陈二牛那天冲锋死了四十多个弟兄,正是火大的时候,而这群人又恰好这个时候撞了上来。

陈二牛脾气一上来,也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上来就直接把几个搞事的一刀给砍了,

“没人胡来就好,”陈二牛拍了拍赵烈的肩膀:“若是有人胡来,你就告诉我,我再来收拾他。”

赵烈挤出一个笑容道:“陈营正昨日已经威慑过了,想来是不会有人再搞找死跳出来了。”

这货纯就是个杀批,昨天才当着他们的面砍杀了几人,那群人除非失心疯了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

陈二牛大笑道:“唉,话不能这么说啊,总有几个人会不懂事的。”

赵烈不敢接话,跟着干巴巴的笑了几声,这种笑话还是少接的好。

陈二牛见赵烈不接话,也懒得再扯下去,挥手道:“行了,把门打开吧,让他们把饭吃了,不然饿死在这了,我可不好向总镇交代。”

“是,是”赵烈闻言,连忙让手下打开栅栏门,让陈二牛进去送饭。

陈二牛也指挥手下几人,将饭食抬了进去。

饭食很简单,一些稀粥汇合南瓜煮成羹,便是一天的口粮了。

既是俘虏,那自然是不能奢望一天吃上两顿的了,能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也不是故意苛待他们,义军中的军士吃的也没比他们好太多,大多也是以粗麦和南瓜为主,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勉强吃上顿米饭。

唯一好点的可能也就是吃的多一点,一天能吃上两顿饭。

相比之下,他们身为俘虏倒是和普通民众的吃的差不多,是的你没听错,虽然身处鱼米之乡,但常德民众的主要口粮依旧以杂粮为主。

按常理来说,常德这种地方不说全以稻米为主食,那也起码得是十之七八。

可事实恰恰相反,虽然处于鱼米之乡,虽然粮食产量极高,但在这的民众却仍然需要将各种杂粮作为主食,以艰难度日。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不合理的税收,引起的农民大规模抛荒逃亡。

自从崇祯登基以后,赋税加派更甚于前代,至十二年止,三饷累计加派每亩3-4斗,再加上原有的夏税秋粮和地方摊派,种一亩地所得的十之六七都要上交政府。

这种情况下的自耕农还好,交完了赋税,还是能勉强过日子的,但佃农可就炸了,他们交完赋税还得交田租,年成稍微差点就得向主家借高利贷过日子。

可高利贷又怎么可能是那么好借的,利滚利之下谁来都还不起,你还不上也没关系,给主家作奴隶来还就行了。

在这等高负荷税制之下,常德地区的农民大规模的抛荒逃亡,田地抛荒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之多。

种田的人的是变少了,可官府不会管这么多,收税还是按之前的数额来收,你有没有那么多人我不管,但是这个税你收不齐的话就别想混了。

如此之下,各地衙门只能将数额强摊至各地大族的身上,各地大族又转头将这个数额摊到农民身上,农民压迫愈重,然后再纷纷逃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佃户们跑就跑了,自耕农却是无法舍弃自己的土地的,只能勒紧裤腰带勉强去维持生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的。

这样的情况下来说,常德民众以杂粮做主要食物也就不难解释了。

当然也只有普通小民会吃这些,那些高门大院的里的老爷们自是不会碰这些,他们只会一边吃着大鱼大肉一边讽刺着底下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