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太岁(12)

  • 撞妖记
  • 绾紫彤
  • 2134字
  • 2024-03-27 19:44:12

“夫君放心,能交代的。”南锦衣晃了晃手上的太岁娃娃:“这个兴许是解药呢。”

柳韩山看着手上的太岁娃娃使劲地摇了摇头。他想不出秦邺把这个东西吃下去的模样,更想不出秦邺知道真相后的模样。

心间有些异物感,他强忍着那股不适,快走两步,将马车的车帘掀开。

临上车前,南锦衣停下来仔细看了看柴垛村,手一挥,将整个柴垛村重新封印了起来。如无意外,这个地方将永远沉睡在封印里,而路过此地的人,只能看见一片废墟。

日后,也会有人猜测,曾经那个以酿酒闻名的柴垛村为何会一夜消失,柴垛村的村民们都去了哪里。

官驿内,随堂打开一块黑布,从黑布里抱出来一个酒坛子。

那个酒坛用符纸封印着,且叠加了好几层。

随堂将那个酒坛摆到桌上,绕着它转了两圈,而后选了一个角度,附身用手指在坛壁上敲了敲。酒坛发出了声音,却不是那种酒坛自带的闷响,而是有些刺耳的嗡名声。他皱着眉头,用手捂住耳朵,等嗡名声消失后,这才打开房门,唤了一名守卫进来。

这名守卫,虽做南陈人打扮,行为举止却更像是南疆人。

随堂吩咐了几句,守卫抬头,看了眼酒坛从房内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店小二端着酒菜走了进来。

“随大人,您的酒菜来了。”

“谢谢!”随堂指着桌子:“麻烦放到那边桌子上。”

店小二答应着,将酒菜放了上去。扯托盘时,眼睛顺带着往旁边的坛子上瞄了眼:“这是——”

“赃物。”随堂扯着袖子:“是我们户部从一户人家查抄出来的赃物。”

“这贴着符呢。”店小二好奇道:“这坛子里装得该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吧?”

“嗨,这里头能装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过是为了怕查,贴几张符,糊弄人罢了。”

“随大人说是糊弄人的,那指定是糊弄人的。”店小二说着,凑近那个酒坛,将耳朵贴上去听了听。酒坛里静悄悄的,什么声音都没有。

见随堂没有说话,他又大着胆子抱住酒坛晃了两下,酒坛里传出类似银子碰撞的声音。店小二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他看着随堂问:“这坛子里装的是——”

“金银珠宝。”随堂刻意加重了字音:“普天之下,能与我们户部扯上关系的,可不就是这些黄白之物嘛。”

“小的能长长眼吗?”店小二笑得谄媚:“小的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金子呢。这珠宝什么的就更是没见过了。”

“长眼可以,只准看,不准动。这都是户部的东西,我一个跑腿儿办事儿的,可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随堂努努嘴:“这窗户开着,风大,把这坛子上贴的黄符都给吹下来了。”

店小二机灵,一边给随堂作揖,一边将黄符揭了下来。

刚要探着脑袋往里头看,一只手就从里面伸了出来,揪着店小二的头发就把他往坛子里拖。说也奇怪,那么大的一个人,瞬间就变成了一张皮。那张皮,连同店小二的衣裳一同落到了地上。

坛子内发出咀嚼的声音,听得守卫毛骨悚然。

随堂眯着眼睛站在一旁,看坛子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宠物。等到坛子里的声音消失,随堂挥了一下手,守卫紧张的吞咽了下唾沫,用左手攥着右手的袖子,满脸警惕地走到了坛子跟前。正要附身往里头看,随堂开口了:“不是让你看那个,它吃饱了自然会干活。”

守卫松了口气,捡起地上店小二脱下的那层皮,套在了自己身上。这皮也很神奇,看着挺小的一团儿,竟然能套到身形强壮的守卫身上,且一眨眼的功夫,就把守卫变成了店小二,连话说的表情与声音都是一模一样。

守卫冲着随堂点头,随堂淡然地说了声去吧,守卫拿着托盘,用店小二的身份从房内走了出去。

待守卫离开后,随堂才走到坛子跟前,拎起放在桌上的水壶把水浇了进去。这一次,坛子里没有再发出刺耳的声音,而是那种空洞的,像是敲击冬瓜一样的声音。随后,坛子开始晃动,坛子里也发出了微弱的呜呜声,待声音消失后,随堂从坛子里取出了一只黑不溜秋的虫子,那虫子正是南锦衣他们之间见过的黑太岁。

随堂抚摸着那只黑太岁,低头往坛子里看了眼,坛子里堆着一具女性的白骨,从骨架来看,约莫十二三岁。

“小东西,为了养活你,我可是耗费了许多的心力。”随堂满是宠爱的看着手里的那只黑太岁:“普天之下,怕是没有人知道你是我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就连端木那个糟老头子都想不到。你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心血,今夜之事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你的身上。”

黑太岁没有反应,乖乖的趴在随堂的掌心里。

随堂微笑,扯下一缕头发,将其绕到黑太岁身上。等头发绕完后,他开始念动咒语。那咒语十分奇怪,用得既不是南疆语,也不是本地语,而是一种类似野兽的嘶鸣声,听上去令人躁动不安,非常难受。

好在他念咒的声音极低,又在房间里布置了结界,不至于让房间外的人听见如此可怕的声音。

随着他的声音高低起伏,他的双瞳逐渐变成了白色,随后转为黑色,如同一团沉墨,开始在房间里晕染。随堂一边念咒,一边凝视自己的掌心,不停地变换着手势,突然间,他手里的黑太岁躁动起来,一下子蹿到了房顶上。

另外一边,南锦衣和柳韩山已经驾驶着马车来到安平县外,负责把守城门的守卫见是柳韩山的马车立马迎了上来:“大人,您可回来了!秦捕头往这儿跑了七八趟了,都是来问您的。您和夫人赶紧回去瞧瞧吧,说是县衙里出了事儿,等着大人和夫人回去处理。”

“秦邺?”柳韩山掀开帘子:“可知道县衙里头发生了何事?”

“这个小的不知,就小的这个身份,也不敢跟秦捕头乱打听啊。”守卫说着,将马车牵进城去:“大人若是赶得急,这城内倒是正好有匹马。马是好马,是一个商人留下的,请咱们代为照看。那商人说了,这马随咱们使唤,只要把马喂好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