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南霁云不负众望,成功获胜。
李璿送上了道贺,并表示今夜让南八做个真男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又陪着众王府将士练习了搏斗刺杀之后,一直临近午时,李璿才解散了众人,离开了演武场。
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紫袍朝服,李璿就匆匆赶向了朱雀大街。
刑场设在了那里,而自己是监斩官。
今日的朱雀大街人头涌动,足有数万之众。
好在有禁军维持治安,场面才得以控制。
李璿来到刑场,从马车之上走了下来。
巨大的邢台上,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等以及王室族众,足有上千众。
“安西府别将,段秀实,拜见齐王殿下。”
坐在监斩席上的副监斩官,当即站了起来拱手一拜道。
“段将军免礼。”
“早就听闻将军之大名,今日方见,恨晚矣。”
李璿拉着段秀实的手,来到席位上,坐了下来。
这位,在自己的印象之中也是个牛人。
之前一直没想起,现在听其名,方有了印象。
“殿下说笑了,末将位卑职低,身无尺寸之功,焉有威名乎?”
段秀实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
“樊哙未得明公,屠猪宰狗之愚夫。”
“韩信未逢其时,温饱尚无以自足。”
“段将军,年少有为,未来若能得遇伯乐,定然大有作为。”
李璿一语双关,对着段秀实道。
“这个伯乐是殿下吗?”
段秀实非常聪慧,面对李璿如此露骨的拉拢,笑呵呵问道。
“段将军觉得寡人如何?”
李璿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恕末将无礼,殿下小觑了天下人,更小觑了某。”
“这天下并非所有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某虽不才,亦不愿卷入朝中党系斗争。”
“吾辈军人,只知道马革裹尸,誓死报效国家。”
段秀实身体挺拔,神色庄严神圣道。
唔!
李璿也不是很意外,对于段秀实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若非时间不等人,自己又岂能如此轻率。
哥舒翰在陇右虽然攻下了石堡,但强攻之下,也让陇右军死伤惨重。
怛罗斯之战也近在咫尺,虽然郭子仪去了,但李璿还是非常忧虑。
因为战争本就充满了变数,没有人能够保证万无一失。
反正,该做的自己都做了。
该交代的,也早就在蜀中,交代清楚了。
剩下的也就只能听天命,尽人事了。
算算时间,这南诏那边也应该有动静了。
这已经是天宝九年最后一个月了,按理来说,自己若没记错的话,云南王应该要反了。
南诏战争,也快要来了。
“将军高义。”
李璿知道,没必要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就像他说的那般,有些人,生来就有一颗纯粹的忠君爱国之心。
哪怕万死,都会无悔!
又过了一会,一名刑部小吏走了过来道:“殿下,行刑时辰到了。”
“那就行刑吧!”
李璿也不是什么婆婆妈妈的人,更没有什么怜悯之情。
在这个野蛮时代,没有对错,只有强与弱。
自晋以后,神州势微,那些异族在神州大地作的恶还少吗?
可能他们不是一批人,但对自己而言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鼓声震天,邢台上千余人,有人痛哭流涕,有人破口大骂。
只是叽里呱啦半天,李璿也听不懂。
“他们骂的什么?”
李璿知道段秀实肯定能听懂这些语言,因为他的脸上非常不高兴。
“他们都在恭祝大唐国运昌隆,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段秀实看了一眼李璿,然后满脸认真道。
“……”李璿。
当自己弱智吗?
刚刚还觉得这个家伙,忠君爱国,老实巴交。
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腹黑鬼啊!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邢台之上也是人头滚滚,鲜血喷涌。
围观的人群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与咒骂声。
在他们看来,这些该死的异族,竟敢背叛大唐,就活该被处死。
至于其中,到底有没有隐情,他们没有人会关心。
李隆基拿西域几国王族人头,向全天下宣布,大唐天威不可冒犯。
“段将军觉得,国能恒强否?”
李璿看着这些异域王族,连老弱妇孺都被斩尽杀绝了,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道。
“殿下此言何意?”
段秀实皱了皱眉头,疑惑道。
“如今大唐国力强大,军威鼎盛,四方番邦异国断然敢怒不敢言。”
李璿点到为止,并没有说的太透彻,相信这段秀实,能听明白。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都没有发生的事,殿下有些杞人忧天了。”
“这些异族胆敢违逆我大唐,死有余辜。”
段秀实眼神冷漠的看着邢台,毫无半点怜悯。
李璿露出一丝苦笑,这便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泽,厉害之处。
尊王攘夷,家国天下……
好战之君王,但凡是去打异族,或许会有人觉得劳民伤财,或许会有人觉得时机不合适。
但绝不会有人觉得是伤天害理,有违天和。
在所有士人眼中,那些四藩蛮夷,尊奉神州中原之国,便是识相。
但凡敢入侵,那便是大逆不道,有违天理,人人得而诛之。
这个时代是没有疆土概念,因为整个世界都属于皇帝。
王师所至,便是疆土……
行刑结束之后,只留下了满地尸首与鲜血。
李璿离开了,直接上了马车,准备入宫向李隆基上禀。
就是不知道,这糟老头子有没有回宫?
刚走进宫门没多远,就见一名甲士,纵马狂奔。
他的身后背着旌旗,一边狂奔,一边大吼:“南疆八百里急报,南诏叛唐,姚州陷落。云南太守张虔陀殉国,城中官民尽数被屠。”
李璿停下了脚步,看着这名甲士朝着宫中飞奔而去,心中涌起深深的忧虑。
该来的总算都来了,希望李隆基不要刚愎自用,能够听自己之谏吧!
整理了一番情绪,李璿便加快了脚步,朝着宣政殿走去。
即便不能打消李隆基誓灭南诏之心,那也要阻止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当南征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