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大足

2022年,DZ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817.2亿元,在CQ市县域经济中排名第16位。

三次产业的占比分别为9.0:47.1:43.9,显示出DZ区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DZ区的主导产业包括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现代五金、现代家居、电子信息和循环经济等。

2016年,DZ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20年5月,CQ市将其定位为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之一,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DZ区自古以来就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如今更是以“石刻之乡”和“五金之乡”闻名于世。

DZ区的北山、宝顶山等五处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展示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卓越的石刻艺术。

此外,大足石雕、万古鲤鱼灯舞等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中敖火龙等传统习俗,这些都为DZ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大足石刻作为我国AAAAA级旅游景区,于2022年11月3日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进一步彰显了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其实DZ区的名称由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美好的寓意。

该区始建于公元758年,即唐朝乾元元年。

当时,为了表达对这片土地繁荣昌盛的期望,以及对百姓生活富足的祝愿,便取“大丰大足、丰衣足食”之意,将此地命名为“大足”。

DZ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处CQ市西部,地理位置优越。

这里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变化明显,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而日照时间相对偏少,全年无霜期较长。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DZ区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带来了一些气候挑战。

具体来说,DZ区的春季常常受到冷空气的频繁影响,气温波动较大。

夏季则相对较长,尤其是盛夏时节,伏旱天气较为常见,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压力。

初夏和秋季多绵雨,降水较为集中,而冬季霜雪较少,气温相对温和。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DZ区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季节特点。

根据气象数据,DZ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7.3℃,年降水量为1057.3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157.0小时。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9.5℃(8月),而冬季最低气温则低至0.2℃(1月)。

高温均值保持在21.0℃左右,低温均值则为15.0℃。

从地质构造来看,DZ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内。

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形迹呈现出东西向的差异,大致以荣昌县荣隆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将其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

东南部被称为东带,属于川东褶皱带,主要构造形迹包括西山背斜、双路铺向斜、石盘铺向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