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芙蓉江3
- 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 陌言葛蓝朵
- 1050字
- 2025-03-02 08:01:19
至干流控制站长坝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到35.3亿立方米,显示出流域内水资源的丰富性。
在极端水文年份,最大年径流量出现在1977年,达到53.2亿立方米,而最小年径流量则出现在1966年,仅为23.0亿立方米。
这些数据表明,芙蓉江的水资源量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波动。
此外,芙蓉江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231万吨,反映了流域内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状况。
长坝记录的历史最高洪水位出现在1935年,推算流量达到7100立方米/秒。
而实测的最大洪水流量则出现在1964年,为5650立方米/秒。
这些洪水事件不仅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对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
流域内的农业生产结构丰富多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茶和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其中,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丘陵地带;油茶种植则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
此外,该地区还是重要的榨蚕主产区,蚕茧产量可观。
除了这些主要作物,流域内还盛产生漆、油桐、乌桕等经济林木,以及多种中药材,这些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矿产资源方面,该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和铁矿最为丰富,是当地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储量可观;铁矿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良好。
此外,铝土矿、汞矿等矿产也有一定储量,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芙蓉江流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其理论蕴藏量高达约5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为38万千瓦。
这一丰富的水能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
由于芙蓉江流域地处高原山丘地带,岩溶地貌发育良好,河道多深山峡谷,险滩栉比,这种独特的地形条件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河流开发方面,主要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灌溉和航运,并考虑下游地区的防洪需求。
为了充分利用芙蓉江的水能资源,1991年规划在芙蓉江干流上修建10个梯级水电站。
这些水电站自上而下依次为角口水电站、小河口水电站、朱老村水电站、牛都水电站、田坝水电站、良坎水电站、沙阡水电站、鱼塘水电站、石门坎水电站、浩口水电站和江口水电站。
这些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82.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4.76亿千瓦时,为区域内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已建成的电站包括干流上游的正安良坎水电站和支流道真上河电站。
这些电站的建成,不仅有效利用了当地的水能资源,也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支持。
在农田水利方面,芙蓉江流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已建成的旺草排洪工程、正安石夹河水库、道真沙坝水库等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超过40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