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表结构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监测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应遵循科学、实用、简洁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5.1.2 监测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应与基础数据库表结构、业务数据库表结构、空间数据库表结构和多媒体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一致。

5.2 表设计与定义

5.2.1 每个表结构描述的内容应包括中文表名、表主题、表标识、表编号、表体和字段存储内容规定6个部分。

5.2.2 中文表名应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该表所描述的内容。

5.2.3 表主题应进一步描述该表存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等。

5.2.4 表标识应为中文表名关键词英译的缩写,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应作为数据库的表名。引用其他数据库标准的表结构时直接使用原表的表标识。

5.2.5 表编号为表的代码,反映表的分类和在表结构描述中的逻辑顺序,由11位字符组成,其中包括两个下划线。表编号格式为:

img

表5.2.5 表编号一级分类代码

img

5.2.6 表体以表格的形式按字段在表中的次序列出表中每个字段的字段名、标识符、字段类型及长度、是否为空值、计量单位、主键和索引序号等,在引用了其他表主键作为外键时,应添加外键说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字段名采用中文字符,表征表字段的名称。

b)标识符为数据库中该字段的唯一标识,命名规则见第6章。

c)字段类型及长度描述该字段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最大位数,其规定见第7章。

d)是否为空值描述该字段是否允许填入空值,用“N”表示该字段不允许为空值,保留为空表示该字段可以取空值。

e)计量单位描述该字段填入数据的计量单位,关系表无此项。

f)主键描述该字段是否作为主键,用“Y”表示该字段是表的主键或联合主键之一,保留为空表示该字段不是主键。

g)索引序号用于描述该字段在实际建表时,索引的优先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等描述。“1”表示该字段在表中为第一索引字段;“2”表示该字段在该表中为第二索引字段;依次类推。

h)外键指向所引用的前置表主键,当前置表存在该外键值时为有效,以确保数据一致。

5.2.7 字段存储内容规定应对表体中各字段的意义、取值范围及数值精度、计量单位等提出要求。

5.2.8 相同字段名的解释,以第一次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