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
- 马建欣
- 630字
- 2021-03-15 17:58:5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培育新人是人类的突出特征,也是所有社会文明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成的家训文化,就是以儒家成人亦即德性人格塑造思想为核心结晶而成的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它天然地利用和挖掘家庭对人性教化的一切要素和可能,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现实问题方面,探索出一条各具时代特性的民间化培育子弟和后人德性人格的成功之路。因此,传承中华家训文化不能停留在诠释经典和回味过去,更重要的在于厘清家训文化和家庭德育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中国家训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立足消除和化解现代家庭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为当今家庭教育及其人格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性实践方案。我们开展研究的思路和推延逻辑如图1—1所示。

图1—1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研究家训文化传承中的家庭德育创新,需要探明中国家训文化的精神实质,考察中国古代家训及其文化的传承脉络,才能提出基于家训文化传承的家庭德育创新路径。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主要依赖于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占有和把握。因此,文献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传统家训文献是丰富而繁杂的,其家庭德育实践无不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传承家训文化、创新家庭德育除探明家训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这实际也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分析法。
(三)田野调查与问卷法
为了探寻中国传统家训的历史流变和在当今社会的遗韵,为创新当今家庭德育探寻途径,田野访问和科学的抽样问卷调查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