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我国不仅建立了包括“一行两会”在内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且完善了金融立法,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法律制度。金融市场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具备了防控和应对外部风险的条件和能力。

目前,虽然我国金融(大中型银行)体系的风险仍在可承受范围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仍有不少金融机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银行)过度杠杆,过剩的产能风险并未完全释放。尤其是2013年“钱荒”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息,货币政策整体维持偏宽松的态势,金融市场利率维持偏低水平,部分业务没有按照实际风险反映到银行表内外资产中,这为部分机构逆势进行规模扩张和期限套利提供了机会。为此,有效防控金融市场各类风险,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各类新型风险就成为重中之重。

当然,监管强化并非“一刀切”,而是疏堵结合。近年来的金融风险的诱因,有银行自身经营上的问题,有货币政策环境因素,也有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本身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监管必然需要统筹兼顾:一是要有序推进,既要针对重点风险进行处置和化解,又要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二是疏堵结合,既要清理一些不合理的业务模式,还要为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和客户需求变化而进行的合理创新保留足够的空间,尤其是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创新业务,更要在“堵后门”的同时“开正门”;三是要标本兼治,既要强化已有政策的执行力度,也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引导银行健全风险治理机制。

令人鼓舞的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正式在北京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底线思维,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市场约束机制逐步增强,一些互金平台野蛮扩张行为有所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出现积极变化,金融市场运行整体趋于稳中向好。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一直致力于实现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双重效应,牢牢把握市场规范这个核心任务,着力提升金融的“承载力”,广聚“金融之水”立足天津、服务全国,强化内部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不仅要打造品牌响、服务强的金融“航空母舰”,更要提升“金融堤坝”的护卫力,坚守金融创新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市场发展路径,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打赢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

对此,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总结经验教训、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为主旨,组织一大批实务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优秀员工,收集国内外金融风险管理经验和监管相关案例,针对近年来国内外银行界、互联网行业、保险行业、证券行业以及金融资产交易行业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和法律也进行了列示和解读。本书体例新颖、内容翔实,深入浅出,从互联网金融,金融资产交易、银行、信托证券基金和国际金融市场提炼近40个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风险案例。按照“案件回放”“案例焦点”“风险警示”“防控措施”“不忘初心”“金融本质”和“专家点评”七个层次展开,对案例逐一进行分析,指出案发原因,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展示案例的示范功能和推广价值。

当前,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积累程度较高。在这个关口,我们推出本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盼更好地研究市场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为国内金融实务层面的经理们提供指导,为中高层的风险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一些重大案例,不仅有利于金融市场全体参与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大家庭一起分享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与案例的成功经验。这有利于统一金融机构业务规范;有利于提高广大金融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为国内金融实务层面的从业人员提供指导;有利于为风险监管者从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金融机构更注重金融风险预防,金融监管者更注重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完善监管和立法提供鲜活的金融市场元素。

本书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