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青海省农牧区差异化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 张永春
- 665字
- 2025-02-21 19:45:29
序言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的形成,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重点则放在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上。“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在合理发展普惠金融的前提下,逐步加强对小微企业以及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十三五”期间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书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相结合,使区域农村金融理论的内涵更为丰富,并且将青海省主要的农牧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填补了现有文献资料中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农村金融之间问题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内涵。
根据青海省农牧区金融体系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新特征,得出相关对策及建议,并且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牧区金融体系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发现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深化农牧区金融改革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开展农牧区金融体系服务“三农三牧”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政府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三农三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到农牧户和农牧区企业、基层乡镇政府,了解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农牧区企业、乡镇政府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宣传新型城镇化政策及金融发展形势,密切与农牧民、农牧企业及乡镇政府之间的联系,同时还与县域金融机构建立了沟通交流机制,加强了双方的合作,对促进农牧区经济和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