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乃立志,心中永留报国情

实践·足迹

2017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旁一声枪响,划破了苑平城的宁静,更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卢沟桥及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这次我们实践团队由10个人组成,这10个人都是我们2016级硕士3班的同学:杨天宇,杨书辉,赵露滋,赵娜娜,张梦露,尚妍欣,张咪,杨晓航,杨泽亮,刘北元。

实践地点就定在丰台区的卢沟桥和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一、卢沟桥: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长266.5米,桥上两侧共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子,大狮子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子。众所周知,卢沟桥是我们的伟大历史的精华,“卢沟晓月”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几乎没有相同的一只。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卢沟晓月”四个大字雄浑有力,雕刻精美。可以说,卢沟桥是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见证,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见证,更是我国繁盛的见证。

我们约定在抗战雕塑园集合,之后我们一起步行到卢沟桥。穿过宛平城城楼,我们来到了一片视野开阔的地带。向远望去,依稀可以看到一座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桥前的一座石碑,上面用繁体字写着“卢沟桥”三个大字,我们也在此合了一张影。之后我们走到桥上。

我们一行人走上了那座沉静又雄壮的卢沟桥,桥两侧的石柱上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惟妙惟肖,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脚下崎岖不平的石板路,更让我们感受到炮火连天战争的苦难,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顽强斗争精神。

在桥面上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河水,沉默地流淌着。仿佛一个深沉而又内敛的老人,不愿透露心中的故事。石狮像都各自望向对面的方向,它们似乎也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话语。

日军当年炮轰宛平城,对城内的人们和对那些守城官兵造成的伤害到底用什么来弥补?当我们今天去回忆着一段历史的时候,往往怀着沉重的心情和悲痛的语调。“落后就要挨打”是必然规律。我们也必定要以史为鉴,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功底和各方面的能力,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中国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没有任何国家敢来挑衅中国。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中国现在毕竟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国家内部贫富差距太大,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毫无疑问是我们21世纪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能选择安逸,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积极起来,每天过得充实紧张,为了以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打好基础,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为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中国的繁荣富强进一步努力奋斗。

二、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历史的缩影

7月4日,我们来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抗日战争纪念馆丰富了我们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文物,场景再现,强烈地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又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东北抗联、太行山上、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地雷战、地道战、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大捷,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雕塑,无一不是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抗日战争中,正义与邪恶、理智与狂热,均展现得淋漓尽致,留给后人永久的思索。战争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需要后人反观和阅读。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发愤图强。

我们对展馆内的8个展馆依次进行参观。参观途中,像亲临了一次抗日战争一样。橱窗里那些展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与千千万万英勇的军民一同并肩作战,抵御日寇。所有展馆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日军细菌战和奴役战的图片和部分实物,令人痛心疾首,惨不忍睹。日军用来对战俘行刑的刑具——一个内壁镶满钉子的铁笼子让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受刑者痛苦的脸,那种深入骨髓的剧痛。残暴的日军,人性何在?屈辱的历史,怎能忘怀!墙上还展出了细菌战中受迫害者的照片,一双被用来试验冻疮菌后红肿的双手让我们差点落下了眼泪。还有那些被奴役的工人,一个个骨瘦如柴,完全失去了人的模样,这是我的同胞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经历过怎么样的苦痛才得来的!

在纪念馆里,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走过几个展厅还可以看见海报上写着“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共分八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抗战灯塔、中流砥柱;日军暴行、惨绝人寰;浴血疆场、民族壮歌;得道多助、国际支援;历史胜利、巨大贡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局部抗日战争便开始了。面对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发起了反抗。

展馆中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日军暴行馆从轰炸、焚烧、抢掠、屠杀,制造“无人区”,残害妇孺,设立“慰安所”,虐杀大量劳工,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各个方面,揭露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人民战争馆通过介绍和展示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创造灵活机动的武装斗争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当面对外来侵略时,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全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抗日洪流。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展览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在这里展出了侵华战争中,日军对待同胞的残忍刑具、用过的毒气罐子、细菌烧瓶和万人坑中的一些骸骨。日军对我们中国900多座城市和广大乡村进行轰炸,大肆掠杀无辜平民,残酷虐杀俘虏,强制奴役劳工,实施细菌战和化学战。尽管这些罪行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了解,但当今天走进这个展厅时,愤愤的心情难以平静。日军残暴地推行“三光”政策,摧残妇女儿童,把婴儿的心脏挖出,用残忍的方式杀死抗日战士,南京大屠杀中杀死同胞30万余人!这些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数不胜数。

三、面对历史,大学生的反思

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陷入了深思,并再一次开始反思当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时候在学业和实验上得过且过,在科学研究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的是我们现在应有的一种姿态吗?我们能够在北理工这么优秀的学校里进行学习,拥有这么好的计算机、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并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现在享受着和平时代所有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我们绝对不能再继续像以前那样,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先烈们用血与泪换来的。我们怎么去报答那些先烈们?唯有珍惜当下生活,唯有好好学习,努力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的强大,坚不可摧,才是对那些逝去先烈们最好的答复。

安逸的生活还表现在生活当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在饮食和消费上面:微信朋友圈上面,很多人各种吃喝玩乐秀来秀去,花钱大手大脚。而更加可怕的现象就是,现在人们攀比的心理日益高涨。人与人之间还在竞争看看到底谁有钱,谁花的钱多,谁穿的衣服更高档,谁开的车子更潮流,谁用的手机更时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拥有正常的消费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万事都有个度,如果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攀比去竞争的话,可想而知,我们这个社会会朝着什么样的一个方向发展?

在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更深刻地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到底要怎么去珍惜,难道是继续挥霍无度,在吃喝玩乐上面投入大量精力么?吃喝玩乐,是人们消遣娱乐的方式而已。吃,本是人的本能。不夸张地讲,人能吃饱已经足够。为了吃而耗费大量精力,非要去追求高端极致的享受,有必要吗?健康的生活才是最关键的,因此饮食应该尽量清淡。再者,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比如读书学习,比如科学研究,比如知识的积累和才艺的精进。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好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也才能不愧对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牺牲的烈士们。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每个人都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愿世界和平,愿死者安息,愿历史不再重演!作为21世纪有理想的新青年,我们要努力奋进,用自己所学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准备好了。

实践·品悟

重温历史 肩负重担

2016级硕士研究生,3班社会实践团

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90后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沉痛灾难,也使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温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笔值得我们永远珍视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努力充实自己,不断上进,为建设美好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牢记使命 奋发图强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刘北元

站在卢沟桥上,我仿佛看到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战斗;为了人民的自由而战斗。他们不怕敌人的尖刀,不怕敌人的长枪,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向前冲,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回到现实中,桥上的石狮子犹在而斯人已逝,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回来的。所以,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抱怨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努力使自己长本事,这样的话,以后就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强大起来,就再没有什么人敢欺负我们国家了。

缅怀先烈 继承遗志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尚妍欣

2017年7月3日,我们参观了卢沟桥。宛平城外的卢沟桥,坐落在永定河上,曾因《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桥梁之一。然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它具有了沉重的历史意义。踏上卢沟桥,桥上的石狮子,仿佛在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桥本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它可以阻挡洪水猛兽,但阻挡不了敌人的铁骑;它可以扛住狂风暴雨,但抵抗不住敌人的枪林弹雨。桥上威风凛凛的公狮子和母狮子,亦未能阻拦侵入它们领地的敌人,因为它们被困住了,犹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自缚了手脚,只能发出无声的、不甘的咆哮,只能任人宰割。最终敌人跨过它们受伤的躯体,兵临宛平城下,中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艰难的全面抗战时期。“卢沟桥事变”用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只能被欺凌。因此,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这头雄狮重振雄风。

2017年7月4日,我们参观了宛平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进入展馆,仿佛走进了昔日的战火之中。从“卢沟桥事变”,到东北三省沦陷,到国共合作,到南京大屠杀,到抗战的各大战役,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看到了全国上下一致抗战的团结,看到了我们从挨打到反攻胜利的激动。沉浸在历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了国家的兴亡,用各自的方式加入到抗战中来,抛头颅、洒热血,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0多岁甚至比他们还大的当代青年人,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为了国家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吗?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我也处在那样的年代,我也可以,甚至更好。”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在我们每天为了社会上各种不公平、各种不良现象而抱怨时,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是处于和平年代,而这一切则是建立在无数的为之奋斗的年轻生命之上的。他们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和平年代,无私地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的生命,而我们则要明白这种和平的来之不易,要肩负起守护这片和平天地的使命,我们要为下一代、下下一代提供更加祥和、公平的生存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更要记得战争是残酷的,但是要想结束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珍惜幸福生活,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杨天宇

在暑假期间我们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进行了暑期实践。在这次实践中我体会良多。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的战争破坏。在这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无恶不作,从1931年开始,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大肆搜刮东北地区的资源,同时还用我们的同胞进行生化试验,在东北地区犯下滔天罪行;从1937年开始,以炮轰宛平城开始,日本对中华大地开始了全面的入侵,犯下的罪行不计其数,被日本侵略者残害的同袍不计其数。然而面临强敌的入侵,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从1931年开始,我们党在东北就组织军民开始抗日,期间诞生了无数英雄儿女,如杨靖宇、赵一曼等,对日本的侵略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到1937年,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全国人民的不屈斗争中,中华民族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扫除了巨大障碍。

2017年7月3日,我们的实践团在我的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时间两天,7月3日参观卢沟桥及周边,7月4日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7月3日,我们参观位于抗日战争纪念馆旁边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现在卢沟桥已经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历史遗迹。走在每块基石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7月4日,我们参观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的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遗址,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在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走过几个展厅还可以看见海报上写着“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共分八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抗战灯塔、中流砥柱;日军暴行、惨绝人寰;浴血疆场、民族壮歌;得道多助、国际支援;历史胜利、巨大贡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局部抗日战争便开始了。面对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发起了反抗。

展馆中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日军暴行馆从轰炸、焚烧、抢掠、屠杀、制造“无人区”、残害妇孺、设立“慰安所”、虐杀大量劳工,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各个方面,揭露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人民战争馆展示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创造灵活机动的武装斗争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

返程的路上,有些沉默,心情沉痛。当我们置身于被还原到近乎真实的场景中的时候,心疼得让人窒息。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可能感受不到属于那个年代的伤痛。可是经过今天的参观,一幕幕刻入脑海,令我永生难忘。日寇惨绝人寰的侵略不敢忘!先烈们曾抛洒过的热血不敢忘!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不敢忘!

我感激,感激今天的幸福的一切。我将毕生铭记今天内心所感受到的痛楚,时刻督促自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的明天!

居安思危 牢记历史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杨晓航

2017年的7月3日至4日,我们10位同学一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了那段悲壮的历史,祭奠了那些无畏的战士,这一切都让我感触良多。

7月3日我们去了卢沟桥。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卢沟桥,以前对它的印象就是桥上那姿态各异的狮子,而实际到这里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不同于文学作品中那种艺术的美感,体会更深的是战争的残酷和悲壮,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一座桥的桥面会变得这般的扭曲与残破,虽然是经过翻修的,但仍残留着那个战火年代的气息。7月4日我们参观了抗战纪念馆,看到了当年的战士们平时生活的用具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器,不禁感叹他们的意志力与在绝境中拼搏的能力。

居安思危,这应该是这两日社会实践最大的感触。我们要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更要牢记历史,记住每一天和平的日子都是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正值今年建军90周年,看到阅兵仪式上那强大充满震慑力的方队,由衷地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自豪。

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杨泽亮

在暑假期间,我和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2017年7月3日和7月4日一起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我们首先参观了卢沟桥,这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中学年代,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历史学习中,卢沟桥都作为全面抗日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不再退缩、不再畏惧、迎难而上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之存亡而进行了殊死抗争,奋勇拼搏。所以亲身于此,确实有热血澎湃之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现在卢沟桥已经成为我们缅怀先烈的历史遗迹。当看到桥两边那501个狮子,看到乾隆题字的“卢沟晓月”,我们不得不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折服。走在每块基石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内的各种资料、图片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感受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切身体会了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牺牲精神,深刻理解了今日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实在是获益匪浅。

参观了卢沟桥,我们被中国士兵这种不怕牺牲、与日寇决一死战的顽强精神所震撼。这场战争也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能忘却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张梦露

时间:7月4日。

地点:抗日战争纪念馆。

今天我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大量抗日战争的史料,无论是一张张充满血泪的照片,还是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即便是一双双的草鞋,都是历史珍贵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奋力抗争的见证。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日军细菌战的图片和部分实物,惨不忍睹。看到了细菌战中受迫害者的照片,一双被用来试验冻疮后红肿的双手,我落下了眼泪。

历史向我们昭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兴盛,由贫穷到富强的奋进动力。正是为了民族的崛起,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优秀中华儿女,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的参观,一幕幕刻入脑海,令我今生难忘。先烈们曾抛洒过的热血不敢忘!中华民族的屈辱和奋斗历史不敢忘!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发愤图强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张咪

2017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旁一声枪响,划破了城的宁静,更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卢沟桥及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7月3日,我们一行人走上了那座沉静又雄壮的卢沟桥,桥两侧的石柱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脚下崎岖不平的石板路,更让我们感受到炮火连天战争的苦难,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顽强斗争的精神。

7月4日,我们来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件件文物,强烈地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又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在抗日战争中,正义与邪恶、理智与狂热,均展现得淋漓尽致,留给后人永久的思索。战争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需要后人反观和阅读。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发愤图强。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非常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21世纪有理想的新青年,我们要努力奋进,用自己所学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最后,愿世界和平,愿死者安息,愿历史不再重演。

愿历史不再重演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赵露滋

2017年7月3日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卢沟桥。卢沟桥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是那厚重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7月7日是中国人的国殇日,这一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太多的意义。在纪念“七七事变”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战斗和牺牲的中国共产党的将士们;不能忘记抗战期间,坚持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为反抗日本侵略而牺牲的所有将士们,正是他们的奋起反抗,中华民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017年7月4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学习革命前辈们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无私无畏精神。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展览馆内共分为八个部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们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到了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珍惜现在,不断学习提高,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尽一份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16级硕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赵娜娜

2017年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通过这次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7月3日,我们参观了卢沟桥,7月4日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永定河卢沟桥以东的宛平城内,抗日战争的导火线——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自此,漫长的八年全面抗战就开始了。从东北三省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后取得了胜利。八年的全面战争,中国人民损失太多。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信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小到大,这句话听过无数遍了,可把这句话真正融入到人生理想中的又有多少人?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我们努力是为了更好生活,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的和平的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面临着各种威胁。

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使中国能够更快地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重大责任。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上,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如何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祖国的繁荣与富强。


实践团成员:杨天宇 赵露滋 刘北元 尚妍欣 杨书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