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盘古开天地
中国人在谈到自己悠久的历史时,总爱说这样一句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由此看出,中国人是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当作自己民族的《创世纪》看待的。所以,从逻辑上讲,我们应当先来讲述这个故事,看看中国的先民是怎样想象宇宙和天地的诞生的。但是,从历史文献的发生顺序,这个故事其实应当推后再讲。因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其实并不见于任何中国的前秦典籍。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引述这个故事时,是转引自《艺文类聚》中的《三五历记》。《艺文类聚》是唐人欧阳询所编的类书。《三五历记》是三国时吴国人徐整讲述三皇五帝的著作,原作早已佚失,只有一些散章保存在《艺文类聚》里。但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的流行,会比三国时期要早些。因为我们现在可以从汉画像石中,看到盘古开天地的图画。也就是说,据现有的证据,这个故事应当产生于汉代。据饶宗颐等学者考证,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应当是佛教东传以后产生的,不早于东汉末年。
关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徐整在《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中是这样说的:
在最初的时候,天地是混沌的,形状就如同一个鸡蛋。后来,混沌之中就诞生了龙首蛇身的盘古。一万八千年过去了,突然天地开辟,阳清的就升为天,阴浊的就沉为地。盘古也随着这一巨大的变化而一日九变,变得比天地还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也每日增高一丈。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也变得极为高大。他嘘一下,就形成了天地间的风雨;他吹一下,就形成了天地间的雷电。当他睁开眼睛时,就是天地间的白天;当他闭上眼睛时,就是天地间的黑夜。后来,盘古死去时,他的骨节化为一望无际的山林,他的身体化为浩瀚无涯的江海,他的血液化为了湖泊,他的毛发化为了草木,他的左眼化为日,右眼化为月,四肢五体化为四极五岳。盘古之后,才有了三皇。
仔细体会这一神话故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古代先人们,是把盘古看作是三皇之前的第一圣人的。盘古之后,才有了三皇五帝,才有了人文历史。另外,我们还能从中看到古人的一个重要观念,那就是,盘古是生于自然、死化自然的。他实际上是大自然的化身,是一位自然之神。这一点,与老子学说的“道法自然”学说极为相似。理解了盘古,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人关于自然神的观念。这种自然神观念与西方人格神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在西方《圣经》的《创世纪》里,上帝是一位外在于宇宙天地的人格之神,是他以自己巨大的力量创造了天地万物。而中国古代的盘古,则是孕育于自然之中,与天地一起变化生长,死后又化为天地万物。这个神话故事流传到明朝,又增添了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执斧、劈开天地的说法,此为后世文人加工润色,已与中国古人原意背离很远。现在我们在古代的早期文献里已经找不到这种说法了,此为后世读者应当了解的。

盘古开天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