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澳門的前世今生

夏志誠(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

第一次到澳門是念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全家一起,坐的是「大船」,由香港到澳門花了好幾個小時。甫下船,包了輛的士,半日載我們去不同的景點,價錢很是相宜。腦海中還有那路旁偌大的汽水形廣告柱,沿南灣海邊掛在堤岸上的吊網等等。當然,還有那一家人的歡笑和怡悅。印象中,這第一次的澳門之旅,暫短而愉快。想不到,今天屈指一算,原來已是40多年前的事,是歷史了!

歷史,多少令人覺得與今日無甚關係,知道與否似乎也沒有什麼影響。事實上,人是活在時間之中的,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過去。因著過去的我,才造就今天的我。缺乏對過去的認知,少了時間軸的思考,會使人的自我認識貧乏,影響對未來作出判斷,甚至會出現身份認同的危機。

一個人如是,一個地方亦如是。馮瑞芬修女的《澳門世遺·世史洪流》就是藉著探索澳門的過去,讓我們了解今日的澳門,好能更容易洞察它的未來。馮修女將澳門的歷史位置放在世界舞台之中,更突顯出它猶如拼圖中的一塊,那怕是小小的,卻有它不能或缺的角色。修女更以教會在澳門的臨在作為主軸,使人體會到在天主的救恩計畫之中,澳門實在有它獨特的使命。但願天主的恩寵繼續臨在這地方,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2015年10月4日

聖方濟慶日

序於聖神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