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第2版)
- 任月林 任旭飞
- 860字
- 2025-02-21 16:31:22
第三节 对针刀治疗脑瘫基础理论的再认识
■中枢神经部分损伤通过外周神经可控性输入的触激,改变中枢神经输出,逆转异常信号的传递。
■针刀神经触激术就是通过外周改变中枢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脑的错误模式顽固前,针刀微创对外周神经的触激可输入促进脑细胞的代偿及神经网络的重组。对肌肉、肌腱挛缩,骨关节变形或失用性萎缩靠肌肉刺激术、切割纠畸术来实现,目前通过文献检索还没有找到能代替它的更好方法。
■通过外周改变中枢的实践已存在多年。英国鲍巴斯(Bobath)治疗法按神经发育规律促进正常、阻抑异常,美国坦朴菲(Temple Fay)治疗法强调从视、听、触及运动3个大脑主要输入途径输入信息,改变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3个大脑主要输出,已有此含义。肢体的协调动作靠大脑支配,肢体的正确动作反复强化又可改变大脑。
■断臂女孩雷某就是通过外周改变中枢的典型例子。雷某3岁时被电击失去双臂,通过刻苦练习,不仅可用双脚做饭、吃饭、画画、写字、穿针、缝线,还学会了熟练地骑自行车。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强化使用患肢,采用强制装置控制健肢的活动,强迫其使用患肢,阻抑习得性失用,观察到肢体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果不仅显示强化和主动运动的重要,也证实通过外周神经可以改变中枢神经。
■“脑与外周互为主隶”,当脑损伤时,外周运动和姿势异常,此时外周成了脑的奴隶,如果尽早、正确、足量输入各种信息促进脑的重组、代偿,脑就又成了外周的奴隶。“脑与外周互为主隶”与运动控制理论中的神经网络理论(neural network theory)、多系统理论(systems theory)等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支持通过外周正确的信息输入来改变脑。
■触激神经干可引发相应的神经冲动,上传至大脑;大脑在受到感觉冲动后,发出相应的运动冲动至效应器。从而治疗该神经冲动传导通路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相关疾病。
■神经冲动也可不经大脑,直接传入固定的脊髓节段,再由脊髓发出冲动到效应器,从而治疗脊髓相应节段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脏疾病。
■触激神经干,经感觉冲动影响脑的活动,经运动冲动影响末梢,经外周神经影响内脏神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