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互联网大金融时代都已经到来,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杭州等城市,携带一个手机,你可以解决出游的一切支付问题;动动键盘,你可以几分钟完成小额微贷,需要的资金直接到账;即使到了澳大利亚,都不用重装App,可以用跟国内同样的方式,租到ofo小黄车骑车漫游悉尼港……中国金融这几十年变化之大、变化之快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影响了世界金融的发展模式。为了适应和跟上这种变化,我们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高度,用互联网大金融思维,观察、分析目前中国大地上真实的金融现象,解决新的金融问题。
近期国家推行普惠金融,金融已经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普及金融知识和熟悉金融技能是普惠金融的基础。对于财经类本科院校,将金融知识教育和金融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全校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初步认识金融、懂得金融,并能规划金融活动,助力个人发展。教育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生活中合理取得投资回报,是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经济困难时的重要保证。而合理的家庭金融规划可以为家庭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幸福和富有的未来。因此,让每一个学生在为建设国家出力的同时实现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另外,近期频频出现的校园贷事件,已经使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其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即现在的不少大学生不仅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还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缺少“财商”教育。“财商”是继智商、情商后又一值得重视的综合素养。现在金融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目前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把金融知识普及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进行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就有助于提升学生金融认知水平和金融防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财商”和理财能力。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作为浙江省十所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高校中唯一的一所财经类高校,一直在探索互联网金融通识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路径。从2013年开始,学院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决定以“互联网大金融思维”教育和培养为目标,成立“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并组建了“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项目开发小组”,由十多位骨干教师和二十多位高年级学生组成。开发小组以目前金融业实际运行的金融工具和模式为基础,历经一年编写了上千个流程图和工作表格,开发了实训教学项目和实训教程,又和同花顺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软件”,从而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正式用于金融类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到目前为止,已有十轮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该实训课程,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和认可。同花顺公司与我校共同举办了三次互联网大金融实训教学研讨会,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参加、讨论和推广该平台,已经有安徽财经大学等八所学校购买引入此实训平台的教学资源,由我校互联网大金融实训教学团队指导实施。我校的“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领先于全国同类高校,并不断形成引领性影响。
基于该“互联网大金融实训平台”,我们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对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初级实训,是对非经济金融类专业学生开展“金融活动模拟体验”教学,使他们对金融常识、活动和工具有一个基础了解并进行操作实践;中级实训,是“金融综合实训”,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和低年级金融专业学生,使他们对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学会使用一般金融工具进行金融实践活动;高级实训,是“金融专业实训”,适合金融专业高年级学生,在“金融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增加对一些投融资金融工具的深入学习和使用,从金融投资的角度强调金融资产价格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从金融融资角度强调学会企业价值挖掘和管理,使他们对金融有一个深入了解并进行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金融创业能力。
本教材是根据初级实训“金融活动模拟体验”的教学需要进行编写的。“金融活动模拟体验”的教学设计,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涉及基本的金融知识,供学生在整个课程期间学习,以便让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对当前金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为什么要学习金融”“什么是互联网大金融”以及“如何学好金融”等;并以最新发展的互联网大金融的视角出发,系统而通俗地介绍目前日益发展的金融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以模拟真实金融市场为前提,以“场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推送、随需而变、不断发展”为主要特色,以“除了钱是假的,其他力争都是真的”为原则,在学习金融投融资常识性知识后,运用真实的投资工具,根据不断变化的真实行情进行股票、期货、基金、外汇等十多种金融投融资活动体验,并完成相应的测试考核。其总共包括六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期货”“基金”“外汇”。本教材详细设置了五大金融活动体验任务,每个体验任务都有“学习内容”“课前预习”“实训内容和任务清单”等内容组成,让学生可以方便地根据教材,预习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按照要求完成每一项明细任务,并完成所涉及表单的填写。本教材的实训任务主要为模拟现实金融业务,如银行业务或证券业务,实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实际上就是设计任务序列,学生接受任务指令后,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金融活动体验。学生只有完成任务中规定的工作并提交所有表单,才算完成本次活动体验的任务。比如,在进行“银行住房贷款申请任务”时,学生就要向银行提交“住房贷款申请表”“个人收入证明”“房屋产权证”“身份证复印件”“房地产买卖合同”等表单。
为了方便学生开展体验,本教材在每一个阶段后面都有一个“附录”,将这个阶段中每个要完成任务的表单附在该附录中,并通过机器压制,使表单容易撕下。学生需要表单时,只要于其中查找并撕下填写即可。另外,五大金融活动的体验实训,可以根据受训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的不同,灵活调整实训时间、内容和难度系数,并在实训平台进行个性化发布,实施个性化分类教学。
本教材由马雪英博士主持并审稿,陈中放博士设计提纲,作者包括(按姓氏笔画排序)马爽、包薇薇、朱基煜、刘冬双、杨佳琤、何梦薇、余雯哲、陈晓菲、罗媛、翟慎霄。在对各章内容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由陈中放和朱基煜进行补充、统稿,朱基煜做了大量后期整理工作。
限于作者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本教材定存在值得商榷与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