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壮族是中国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至2007年年末,广西共有壮族人口1643万人,另外,云南省约有100余万人。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广西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调查,广西境内分布的中草药有5027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海洋药物404种。上述丰富的中草药品种中约有2000余种为壮族人民经常应用于防病治病,称为“壮药”。

壮族人民生活的岭南地区自古多崇山峻岭,江河溪流纵横,草木茂密,毒虫猛兽多见,天气多炎热、阴雨潮湿。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交通闭塞,各种疾病的发生在所难免,特别是跌打损伤、风湿、热毒、湿毒、结石、身重、脚气、妇科等疾病经常发生。壮族先民为了生存繁衍,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药物知识,逐渐形成了大量安全有效的防病治病的验方,这些验方包括内服、外洗、敷贴、佩药、枕药等。作为防病治病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法,壮医民间验方从古流传至今,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壮医民间验方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整理,许多安全有效的壮医民间验方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虽然近年来许多民族医药工作者陆续收集整理了部分壮医民间验方,相对于丰富的壮医民间验方而言,这还是微不足道的。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了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工作,本书即是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整理撰写的。为此,我们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跋山涉水,走村访户,深入广西壮族民间进行调研,收集壮医民间验方,整理并撰写了本书。

本书收录的验方按照临床疾病的分类分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痹痛疾病,外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眼科、耳鼻喉科疾病和儿科疾病等14个系统疾病的经验方。全书共收录广西壮医民间验方2000余条,每条验方包括组成、功能、用法、适应证等内容,既有单方,亦有复方;既有治疗急重症的方药,亦有治疗慢病、顽病的方药。在收集整理壮医民间验方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验方中的功能主治均用壮医药理论进行描述,体现了壮医药的特色。另外,我们本着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和面向患者的理念,书中整理的壮医民间验方体现了简、便、易、廉的特点,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壮医药工作者和患者阅读。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本书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编者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