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要如何书写此生

每个人都应该想过,自己的一生究竟要如何度过。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究竟要认识多少的人,要经历多少的磨难,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可能有时会对自己的人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要在哪些方面不断学习和努力,要在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在闲暇的时候如何消磨时光。可能有时会有一些宏大的想法,比如说想为这个世界的改变做出一些什么样的努力,或者对人性的认识有什么更独到的见解,或者是想要用另类的方式完全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是自己对于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过这些想法。

但是当人真正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又会按照自己的那些想法进行呢?很多人记得自己曾经对未来的大大小小的期许,所以会在此时按照自己曾经设下的目标前进。也有很多人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于是在更大的世界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为自己设定了更加合理的目标。还有的人,却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被周围的花花草草不断吸引,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也忘记了自己在路上有什么样的目标。

人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活法,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如何书写人生。这样才能始终不忘记本心,才能始终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在人生道路上,最先要做到的是了解自己,看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在具体的事务当中擅长什么、欠缺什么,只有将自己认识清楚了,才可能不断进步。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总是过分地自大或自轻。自大的人认为自己拥有很高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在实际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的人常常有高的目标设定,但可能会摔得很惨。自轻的人却总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发挥自己的水平,最终个人的能力就会淹没在这样的自轻当中。

所以,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那么在成功路上总是会被自己绊倒。《论语》中有句话说:“吾日三省吾身。”这讲的就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总是善于反省自己。自省其实就是一种自制和自律,每当做完一件事情之后,都应该反思自己,看看自己在这件事上究竟有没有尽全力,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断改进,人生才会有提高和进步。这样的自省和反思也会渐渐成为你生命中重要的习惯,让你远离自大或自轻,成为一个了解自己的人。

当然,认识自己是一件看起来很简单、行动起来却很难的事情。“巴纳姆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是指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曾经有学者做过实验来证明“巴纳姆效应”,他先为一群人做个人人格分析,然后将个人的人格分析和普遍人群的人格分析放在一起让人们选择,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普遍人群的人格分析是符合自己的。可见,虽然人们总觉得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还是不免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让人们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并对自己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认清自己的过程当中,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认识和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明白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是怎样的,将这些共性的因素综合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寻找自己身上的个性闪光点。此外,还应该多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和忠告,将这些建议和忠告都转化成对自己认识的信息,通过这些角度来了解自己真正的面貌。

在众多演员当中,黄渤无疑是一个对自己看得很清的人。

黄渤从最开始就明白自己不是那种靠颜值吃饭的人,作为一个演员,他在外表方面有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就干脆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全心投入扮演的角色当中。在《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里,他饰演一个土里土气的小人物大获成功,以至于他走到大街上还会有人跟他对戏里的台词。在他表演的大部分作品中,他总会笑到露出自己的牙龈,并且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皱纹,更是经常将自己的面部表情扭作一团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还加上活泼和接地气的语言和动作。这样的本色表演成功地为他在演艺圈奠定了基础。

黄渤在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唱歌跳舞,也以歌手的身份出道,却一直默默无闻,相比同时出道的毛宁、杨钰莹实在是逊色很多。但他始终相信自己在唱歌跳舞方面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的。在后来的电影当中,他也将自己的这份歌舞特长发挥了出来。在《西游·降魔篇》当中,他教舒淇跳舞;在《厨子戏子痞子》中,他扭着屁股跳艳舞;在《锋刃》当中,他和袁泉进退自如的交谊舞,为表演添加了很多色彩。

其实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面临不清醒的时刻,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但只要停下来,在生活中多一些反思,多听取一些建议,多了解一些他人的观点,总能够真正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