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与太阳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天然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处于银河系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太阳系的形成
“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是在密度较大的星云中形成的。这块星云绕银河系中心旋转,通过旋臂时受到压缩,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使中央部分增温,形成了原始的太阳。当原始的太阳中心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引发热核反应,太阳便诞生了。
星云体积的缩小使自转加快,离心力增大,便在赤道面附近形成了星云盘。星云盘上的物质后来演化为行星和其他小天体。由此,太阳系基本形成。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直径为地球的109倍。但在恒星的世界里,太阳很普通。


太阳也自转,自转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为25天,越靠近两极周期越长,在两极区为35天。
太阳的结构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黄色气体球,表面温度高达5770K,内部温度高达1.5×107K。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内部从里向外,由产能核心区、辐射区和对流区3个层次组成。太阳表层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它又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光斑、耀斑、日珥和米粒组织等。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太阳表面光球层上的气流旋涡,和地球上刮的台风差不多,因为旋涡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低很多,所以看起来就显得黑,像一个个小雀斑似的,人们把那些小黑点叫作太阳黑子。在出现日全食时,我们会看到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作日珥。
日食
当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就会遮住太阳,太阳看上去就像缺了一部分,从而形成日食。由于月球阴影较小,人们能观察到日食的地域很狭窄,所以日食出现的时间很短暂。日食主要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