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看影视剧或文学中主人公总要历经磨难,受尽冤屈苦涩。现实中也是这样。我们先论文学,就看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出生在冰火岛这个极北之地,虽然享尽天伦之乐,可是却由于父母对他的长远考虑而回到中土,卷入江湖,江湖便是磨炼场,被陷害、被冤枉、遭追杀。这成了家常便饭,直至退隐江湖。可张无忌始终以仁义为先,示弱为辅,出手在后。示人彬彬有礼,易被人看弱。实际上这种有点类似“扮猪吃老虎”,在很多小说中被滥用。实际上这是以弱示人,张无忌初时一身九阳真经护体,化解多场危机,而九阳神功是以内力取胜,倒也符合武当派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武学指要,而乾坤大挪移以身法精妙,也无刚强之气,但若猛烈的招式袭来,只怕也会消散殆尽,无可奈何。在蒙冤屈,负仇恨的受苦的张无忌人物塑造上,作者可能故意给他柔的路子,而不让他学刚烈的招式,从而让他化险为夷,也为他放下仇恨,修炼心性埋下铺垫。若他以刚猛示人,一来有些冲散仁义形象,二来可能在对战中面对强敌时落败(主角总是在还很弱小时遭遇强敌)受苦是磨炼人的心性,遭塌人的身体。而心性不易看出,故在别人表面看来是弱。我们看到瘦弱的书生吟诗作对,衣衫褴褛的乞丐作画,苦可入外而不可入内,事物发展有着两极,内心越强大,外表就越平和,此话亦对。以自己的脆弱示人,这是受苦的最高境界,刚强留在内心,道理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