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
- 王俊秀
- 2114字
- 2020-08-29 07:09:38
四 社会心态与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一)社会心态与志愿活动参与率
研究发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社会认同感和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社区参与和评价。如前文所述,我们对在西城区进行的几项志愿者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它们分别是:应急救护或志愿者培训,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或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植绿护绿或清洁环境等志愿服务,学雷锋、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等。将每一项活动“未参加”赋值0,“参加过”赋值1,然后平均各项活动的得分,就是“志愿活动参与率”,该取值在0到1之间。
表1-15显示的是志愿活动参与率与生活满意度、认同感、社会支持等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其中生活满意度、对西城区居民的认同、对北京人的认同以及社会支持都与学雷锋、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相关,并且具有统计显著性。个人社会支持与学雷锋、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70,而生活满意度与学雷锋、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24。
表1-15 志愿活动参与率与社会心态的相关分析

∗∗∗p<0.001。
如图1-10所示,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布在1分到5分之间,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从图1-10中可以看出,整体趋势上,随着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志愿活动参与率也在提高,并且在生活满意度将近5分的时候志愿活动参与率达到50%。

图1-10 生活满意度与志愿活动参与率
图1-11显示的是不同的社会支持状况下,志愿活动参与率的变化,其中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状况越好。从图1-11中可以看出,总的趋势上,社会支持状况得分高的被调查者,志愿活动参与率也越高。

图1-11 社会支持与志愿活动参与率
如图1-12所示,西城区居民认同与北京人认同都与志愿活动参与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相似。

图1-12 西城区居民认同、北京人认同与志愿活动参与率
(二)社会心态与政府工作满意度
为分析民众对西城区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西城区政府窗口服务的评价,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将政府的主要工作和窗口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加权,得到取值在1~5之间的政府工作满意度指数,1代表非常不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
调查显示,生活满意度、社会认同、社会情绪、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阶层都与政府工作满意度相关。其中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498;其次是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480;日常愉悦享受情绪与政府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315;主观社会阶层的相关系数为0.221,皆为正相关。西城区居民认同与北京人认同相比,西城区居民认同与政府工作满意度间的相关系数更大(见表1-16)。
表1-16 政府工作满意度与社会心态的相关分析

∗∗∗p<0.001。
图1-13显示的是不同生活满意度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如图1-13所示,随着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政府工作满意度也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并且这一得分在生活满意度得分接近5.00分时达到最高,即在生活满意度得分接近5.00分时,政府工作满意度得分为4.50分左右。

图1-13 生活满意度与政府工作满意度
如图1-14所示,随着社会支持的增加,政府工作满意度得分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图1-14 社会支持与政府工作满意度
从图1-15可以看出,随着被调查者主观社会阶层的提高,其政府工作满意度也相应提高。中等偏上阶层的被调查者的政府工作满意度得分约为3.65分,而认为自己属于中等偏下阶层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得分约为3.35分,认为自己是中等阶层的被调查者政府工作满意度居中。

图1-15 主观社会阶层与政府工作满意度
(三)社会心态与社区参与
表1-17分析了生活满意度、社会认同、社会支持、主观社会阶层与被调查者社会参与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从中可以看出,生活满意度、社会认同、社会支持都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呈正相关,具有统计显著性,并且这几项主观态度也与参加所在社区举办活动的频率呈正相关,这说明态度与行为相互作用。而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相关性较强的是生活满意度,除此之外,社会支持也与之呈正相关。但是对北京人认同的程度则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呈负相关,并且西城区居民的认同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之间并无统计显著性。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人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越友善。
表1-17 社会心态与社会参与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分析

∗∗∗p<0.001。
具体而言,图1-16显示的是生活满意度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倾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得分也增加,并且这一增幅较为明显。

图1-16 生活满意度与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活动参与率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如图1-17所示,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例如,随着社会支持得分的增加,“从未参加”的被调查者比例明显下降,“有时参加”的被调查者比例也逐渐升高。

图1-17 社会支持与社区活动参与率
在分析被调查者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时,研究发现,被调查者对北京人的认同程度与之有着负向的相关性。对北京人的认同度越高的人,其对外地人的排斥感越强。但是对西城区居民的认同度则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图1-18 北京人认同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
而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人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也不一样,自我阶层定位越高的人,对外地人的接纳程度更高,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见图1-19)。

图1-19 主观社会阶层与对在北京工作的外来人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