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
更新时间:2025-04-28 18:47:4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网络文学批评的关键性问题是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要涵盖哪些内容,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相关路径与内在逻辑。诸如数字技术所催生的网络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究竟增添了哪些新的质素?网络时代的文学评价活动又经历了怎样的机制转型?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与路径是怎样的?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就是要梳理网络文学批评的所有成果,揭示批评界究竟完成哪些既定的理论目标,是否回答了网络文学发展的诸多理论问题,从而促进网络文学批评的多元化。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禹建湘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幽灵批评的理论视域下,从四个方面阐释当代英国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特征。首先,在语言上,新维多利亚小说采用腹语术,挪用维多利亚时代的词与物,在与前辈幽灵的对话与磋商中努力再现历史真相。其次,在文本上,新维多利亚小说打破线性叙事,使文本成为幽灵游荡的空间性场所,以表征幽灵超越在场与缺场的悖论。再次,在主题上,新维多利亚小说着重再现“另一类维多利亚人”的创伤,揭示这些创伤如何以幽灵的形式对后代造成文学15.1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17、2018年年会论文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社团拨款资助。《中华文学史料》已经陆续出版了四辑,以往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即将出版的《中华文学史料》第五辑,出现一大变化,就是除了传统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又增加了海外华文、民族文学史料的研究论文。本辑结合2017年、2018年两次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年会的近百篇论文,根据参会作者的文学24.8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非裔美国学方向的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的整体框架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围绕着“流变的布鲁斯与黑人生存伦理”以及“赖特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这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后面四章则将理查德·赖特不同时期的四部小说《土生子》《黑孩子》《局外人》和《父亲的法则》视为一个动态的作品体系,将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男性主体群进行研究,以此来辨析黑人生文学23.1万字
- 会员本书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过程中发生的照搬、误读、纠偏、阐发等现象进行准确辨析,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得失进行论证,认为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既促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也助长了中国文论中工具论的增长,从而为当前中国文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本书还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完成了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年表工作。文学17万字
- 会员清初关中地区人文繁盛,作家辈出,引起了当时海内士人的普遍关注。以李因笃、孙枝蔚、王又旦、李念慈等为代表的关中诗人曾经名满海内,受到顾炎武、钱谦益、王士稹、朱彝尊等著名诗人的赞誉。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清初关中诗人群体的诗学理论、创作成就和地域特色,并运用文化地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理论进一步探讨了清初关中诗人群体的文化渊源、创作心态和审美情趣,全面展现了这一文学群体的整体创作成就及其学术价值、文化价值。文学31.3万字
- 会员本著从记忆和文化史双重视角入手,考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择用荷兰绘画及其背后的思想,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它涉及诸多19世纪重大艺术史家、文学史家、小说家有关“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荷兰画派以承平、殷实、财富及宽容的世俗文化为特征,杂糅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参与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而“现实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性真实”恰恰体现了荷兰画派中普通公民(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文学4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