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4 21:02:4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以部分具有音乐性的中国现代小说为考察对象,从隐性音乐性与显性音乐性层面,试图以跨艺术的视点来敞开小说与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理解这两种艺术互为创造和批评的参照时彼此之间的重叠与落差,从而在这些重叠与落差的缝隙背后,介入人性、文化与艺术的深层解读。书中小说的音乐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一种把握和理解作品、乃至世界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任何有机生命形式的内在深层结构。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雪梅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包含18个章节,前有“引论”,后有“结语”,中间分为三大部分。“引论”部分概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化的成因、路径、特征和局限。第一部分“文学理论的政治转向”,从“文化权力”“主体位置”“心理分析”“文学叙事”“文学阅读”等方面描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转向后的理论形态。第二部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化文论”,从“文化逻辑”“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政治学”“文学批评方法”等层面呈现出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化文文学1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伊格尔顿、詹姆逊等批评家提出的“形式意识形态”为理论支撑,从文学社会学的视域重审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学现象,将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作为研究主线,探析了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历史谱系、语言风格、叙事伦理、精神意象和文化遗产。论著所择取的“形式意识形态”的研究理路,在中国先锋文学的研究中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论著既注重先锋作为“纯文学”标榜的文本价值,亦着力于作为文化现象的先锋文学28.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宏观的总体概括和分阶段具体探讨相结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思潮和学人思想及著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个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分章论述不同时期的各自特点、评价学者们著述的价值相结合,综合、推绎大量文献,针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人论说而有的放矢。文学66.2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语言哲学的语法分析和概念分析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十个(对)文学理论范畴进行分析,力图澄清它们在逻辑、语法层面言说与在经验事实层面言说的混淆。这些范畴可以分为五组:第一组是道和情志,这是“本体论”层面的范畴;第二组是言意、形神和文质,这三对范畴描述的是文学作品的逻辑结构;第三组是神思和比兴,这两对范畴涉及创作的心理现象与创作方法;第四组是隐显和刚柔,它们是关于作品形态或风格的范畴;第五组是文学38.7万字
- 会员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展开论述,文学之所以未曾被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覆盖,“审美”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理由。而强烈的审美愉悦诉诸感性,但审美经验不仅是几件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转换为另一种历史认知。当然,所谓的历史认知包含不同的视角与观念。审美的介入就是与这些视角与观念形成积极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就是一文学30.5万字
- 会员现代中国古典主义诗派主要指对传统有着较深认同、与新文学自由诗派形成批评关系的诗歌流派,主要包括甲寅派、国粹派里、南社成员、学衡派、新文学阵营中的新格律派等。这些古典主义诗派虽也主张对古代诗体进行改造,但是改革思路与新文学派大异其趣,本书系统考察了近现代中国具有古典倾向诗论家的“新诗”观念,并对其背后的语言结构、时间意识、发展理念、价值取向等进行了深入开掘。这种研究对于古典派与自由派的对话、对中国新文学15.7万字
- 会员当代西方文论有效性辨识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与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该著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西方文论话语反思与中国当代文论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问题、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的知识论路径与方法论立场问题、文论“失语症”与当代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问题、中国当代文论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批判问题、“中国文学22.3万字
- 会员本书从哲学、美学、艺术史、社会生活变迁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等层面探究唯美主义思潮的发生语境,梳理其在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的发展谱系,将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诗学理念细化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自律”“艺术拯救人生”等层次并展开深度阐释,指出唯美主义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既有相互对应的一面,又有互相错位的一面。文学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