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5/49729065/b_49729065.jpg)
会员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
更新时间:2024-04-08 18:12:38 最新章节:结语
书籍简介
【许宏、马伯庸、于赓哲推荐!和“考古侦探”一起走进发掘现场】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品牌:天津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天津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卫红 申珅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取秦始皇兵马俑为典型案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文物可以采取的虚拟复原技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本书重点讨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方案,针对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刚体文物碎块确定三维数据模型,采取基于断裂面上多特征的碎块匹配方法,将相邻碎块进行匹配拼接,从而实现文物的虚拟复原,以此对“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虚拟复原进行技术可能性的探讨。历史7.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共计231方。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个部分,每方墓志包括录文和疏证,注明图版刊载、录文著录和研究概况,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是集资料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典范之作。历史32.5万字
- 会员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对于准确认识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国早期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清华简所带来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历史12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史1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是2006-2021年间汉长安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收录了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发掘资料和专题论文,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分成两大部分:上编为田野考古资料,包括12篇发掘报告和12篇简讯(发掘工作已经完成但尚未整理出正式报告之前的材料);下编为研究论文,包括4篇研究综述和42篇有关专题论文。都城是一个朝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荟萃之地。汉长安城是西汉和新莽的都城,是全国政文物考古64.5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宋代寺院碑文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宋代多维度的佛教信仰,在丰富多彩的寺院碑文书写中,得以确立和呈现。对于佛教的现实价值,虽然官方、民间和寺院的立场、认识不同,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和冲突,而是互相补充与呼应,最终通过文人、僧侣和平民的碑文书写,建构了宋代佛学文化的基本思想面向:人生福祉、心灵自由与社会和谐。这一结论,无疑对当下整合各方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具有深刻的文物考古1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介绍清三代陶瓷的发展概况、特征及鉴定要点为主要内容,力求反映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书中注重文字资料与实物相对照,探索各时期瓷器的品种、特色、成就及其影响,拓展了中国陶瓷考古与研究的视野。本书既是一本知识点较全面的专业著作,又是一本普及性读物,对读者欣赏清三代陶瓷艺术有一定的价值。文物考古11万字
- 会员世纪70年代初,马王堆汉墓发掘。一二三号墓中均出土了大量遣策简。遣策即是记录下葬物品的清单。本稿围绕马王堆汉墓出土遣策,第一章集合以往诸家隶定,加以精按,第二、三章对应随葬物品、助葬物事,加以全面整理,并提出新的解析和观点。第四章为“三号墓简序复原研究”。本书精装8开本,30万字。内部为四色彩印,有精美配图。对于马王堆汉墓文献专业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物考古21.3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文物考古1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