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9 18:36:41 最新章节:资管产品费率创新模式展望
书籍简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中国老百姓的财富规模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或将迎来黄金十年。但是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还很年轻,还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尚待解决,未来十年,针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如何转型,如何布局,如何应对?中金研究部和中金财富广泛调研多家中外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在全书中介绍了国际财富管理行业的崛起、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情况、组织框架、商业模式变迁等,并对国际财富管理行业的头部企业进行深度剖析,以期为财富管理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发展,及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拆解分析、对中资财富管理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总结介绍,并对未来的行业发展进行深度展望。同时,对我国三支柱养老金、银行系资管、财富平台、买方投顾、监管框架、第三方机构、财富管理行业人才培养等当下行业内部、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为财富管理行业从业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供了实践指南。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2-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帅帅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债券市场:2018》立足于国际国内宏观趋势大图景,对中国债券市场在2018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书中探讨了债券市场运行的宏观经济背景、货币市场发展与规范、债券一级市场、债券交易及存量特征、债券收益率曲线、债券衍生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政府债券市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去杠杆等诸多前沿实践问题,并对未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了若干建议。管理18.8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5章,从基础的Python编程和量化金融概念出发,逐步引领读者进入金融数据分析、量化策略开发、算法交易及风险管理的高级话题;还探讨了生成式AI和ChatGPT在量化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管理9.7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农户借贷需求的结构及其变迁,二是探讨农户借贷渠道及其变迁,三是分析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变迁及其对农户借贷的制约,以期为破解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问题提供政策思路。为了展开研究,笔者大量采用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情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资料,并辅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1949年到1966年前的农村金融档案资料,管理18.4万字
- 会员本书比较了在资产配置的收益-风险分析中常用的风险度量,从均值-风险模型与随机占优一致性的角度,给出在资产配置优化中选择风险度量及其对应的均值-风险模型的建议;系统研究和发展了安全首要准则下的资产配置优化理论,给出了资产组合的有效前沿性质以及基金分离现象存在与CAPM成立的条件;分别建立了包含心理账户和背景风险的改进型安全首要模型。管理0字
- 会员可转债是近年来火热起来的一种投资产品,受到了诸多投资者的青睐。本书作为可转债投资的实操指南,在介绍可转债投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可转债投资的实操指导,手把手教投资者做可转债打新,给出了双低策略、博弈策略等可转债操作技巧,并引入了大量特色案例来介绍可转债投资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此外,本书还分析了可转债基金的投资优势,为投资者指出了可转债投资的另一条途径。本书内容充实,能很好地帮助投资者充分认识可转债管理6.7万字
- 会员本书为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相关研讨论坛和重要学术活动的实录,记录了参会专家学者的言论和观点,汇集当下金融领域热点问题和真知灼见,记录实验室成长之路,见证我国金融发展历程,主题为“国际金融相关议题”,包括国际区域公共品供给——一带一路的中国发现(2017年2月23日)、“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支持(2017年5月9日)、固定收益、汇率和大宗商品(2017年3月3日)、美元加息周期与中国利率调整(201管理13.2万字
- 会员《非同凡想:从深度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出发》,从“想”“观”“信”“行”“顺”“悦”六大维度进一步梳理和凝练投资思维,试图寻找到使普通投资者能通过思想认识提升达到投资策略的升华的路径,并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目的。为了能持之以恒地将好的理念付诸实践,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在对的投资道路上积攒足够的投资“自信力”,并在对优秀企业充满丰沛“他信力”的同时,将自己的投资计划付诸“行”,管理12.8万字
- 会员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效果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本书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管理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