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的关系在线阅读
会员

仁慈的关系

(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外国小说8.2万字

更新时间:2023-10-23 10:42:49 最新章节:最后一条船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仁慈的关系》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其代表作《茹兹的陷阱》《理发师的手》在内的八个故事。他的作品晦涩艰深,主题阴郁,常常被归入后现代派小说。故事中的句型结构怪异,地点含糊,意思难以捉摸,情节跳跃性极强,结构常常呈放射性,叙事者总是模糊不清,结局充满神秘意味。除此之外,余泽民老师为作品所作的序也十分精彩,不仅详细讲述了作者的创作历程,也用基于自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剖析了拉斯洛那近乎疯狂的“中国情结”,毫无疑问,这将拉近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
译者:余泽民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主页
  • 会员
    《反抗的忧郁》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创作于1989年的长篇小说,也是贝拉·塔尔的电影《鲸鱼马戏团》的原著。小说围绕主人公艾斯泰尔夫人、弗劳姆夫人、年轻人瓦卢什卡等数位人物,开展了一系列碎片化的故事描述,多方面呈现了匈牙利小镇的混乱事件:一头巨型鲸鱼被马戏团运送到城镇上,围观者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动机和意图。不久之后,镇上谣言四起,有消息传称,马戏团的人正默默酝酿着一个邪恶的目的,受惊的
    (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外国小说24.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殷红的花朵》叙述了主人公莱恩南的三次感情波澜,分别发生在他生命中“春”“夏”“秋”三个时期,而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的,就是书中频频出现的“殷红的花朵”——象征热烈恋情或强烈情欲的殷红石竹花。故事既缠绵凄婉、真实感人,又不落俗套,语言优美,格调高雅。虽为三段恋情,却有机地联成一体。虽说是一部小说,然而文字却好像诗一样精美。黄杲炘先生是英语诗歌的翻译大家,较少翻译小说,但他对高尔斯华绥这部篇幅不大的作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小说15.7万字
  • 会员
    一个十月的雨天,一对母女分别离开自己生活的国家,到东京见面:她们漫步在河道旁,躲避台风,分享咖啡馆和餐厅的美食,参观画廊,欣赏城市中最激进的现代艺术。与此同时,她们聊天气、星座、服装和物品,乃至家庭、距离和记忆。母亲在香港长大,在两个女儿出生之前移民。她们之间彬彬有礼,但并不亲密。一种混合着失望和希望的感觉笼罩着她们的互动,仿佛一个系着渴望和绝望的结。这次旅行或许并没有像女儿所希望的那样成功,虽然
    (澳)欧健梅小说4.5万字
  • 会员
    在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家庭妇女诺拉·韦伯斯特中年丧夫,要独自抚养四个孩子,手头拮据。诺拉沉浸在失去挚爱的悲痛中,她期待能出现任何机会摆脱困境和烦恼,又害怕自己要回到结婚前的那种单调、压抑的工作生活中。另一方面,小镇居民的生活距离很近,似乎人人都知道彼此的秘密。敏感的诺拉变得自我、固执,有时会失去耐心,她要捍卫自己的家庭隐私,却也忽略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父亲后的伤心和变化。渐渐地,凭借歌唱天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小说16.9万字
  • 会员
    《钢琴课》是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也是其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小说主题之丰富、时间跨度之大,冠绝麦克尤恩的文学生涯。罗兰的妻子阿丽莎神秘失踪,随之呈现了一段段五光十色、交织着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体回忆:罗兰青春期特殊的性启蒙经历——一段与钢琴课女教师米里亚姆之间难以自拔的禁忌之恋;阿丽莎的母亲怀揣作家梦前往二战后的德国、追寻抵抗纳粹的文化组织“白玫瑰”;罗兰与阿丽莎从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直至阿
    (英)伊恩·麦克尤恩小说31.2万字
  • 会员
    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她的作品大多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题材,所以她的写作和生活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迄今为止她大约出版了15部作品,其中有《空衣橱》(1974),刻画了一个女人的内心历程;以第一人称回忆父亲的《位置》(1984),获勒诺多奖;回忆母亲的《一个女人》(1987);回忆童年的《单纯的激情》(1992);《耻辱》(1997)、回忆打胎的《事件》(2000)和描绘嫉妒的《占领》(200
    (法)安妮·埃尔诺小说12.5万字
  • 故事始于“二战”尾声一艘驶往冲绳的舰艇,主人公菲利普·鲍曼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之后的几十年,他回到纽约成为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交易、文学事业和一场又一场晚宴聚会中安身立命。他结婚又离婚,新恋情接踵而来,肉体激情周而复始,也经历了残酷的背叛。老友们渐行渐远,房子买下又卖掉,父母离世,爱的纽带褪色凋零。当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鲍曼,他已到了认真思考死亡的年纪:他想要再回太平洋,那里“有他生命中唯一勇敢
    (美)詹姆斯·索特小说18.1万字
  • 会员
    1946年,二十岁出头的奥康纳发表短篇首作《天竺葵》,与《理发师》《野猫》《庄稼》等几部早期短篇一道,展露其极具生命力与穿透力的创作才能。这本《天竺葵》精选12篇奥康纳创作的短篇小说,除了早期的9部短篇,另外收入《帕翠枝镇上的节日》《外邦为什么争闹?》《你不会比死人更惨》3篇中后期作品。其中,《火车》《削皮器》《公园之心》《伊诺克和大猩猩》这几篇勾勒出其长篇代表作《慧血》的雏形,《你不会比死人更惨
    (美)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10.3万字
  • 会员
    《长腿叔叔》的主角乔若莎·艾伯特(后改名为朱迪)是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小女孩,文笔出色的她受到孤儿院一位匿名理事的资助而上了大学。朱迪不曾见过这位理事,只是偶然看见了他的身影,所以称他为“长腿叔叔”。作为资助要求,理事要求朱迪每个月都要给他写信,汇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锻炼写作能力。这本书由一封封朱迪写给长腿叔叔的信构成,从中可以看见一个女孩刻苦学习、寻找自我、走向独立,并最终实现作家梦想的成长之路
    (美)简·韦伯斯特小说7.2万字
  • 会员
    《窄门》诉说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无限辛酸的爱情悲剧。阿莉莎与杰罗姆是一对表姐弟,自小青梅竹马,两人在诺曼底的乡村度过漫漫却无忧的童年。爱情在同龄的少男少女身上渐渐发芽,起初他们偷偷爱恋彼此,各自藏着秘密和烦恼。爱恋至深时,他们精神交融,一心想为对方变成更好的人,无法忍受任何不完美的产生。然而,阿莉莎在他人的婚姻生活里看到爱情最终落入平凡的模样,对爱情的终点产生了怀疑,她想追求的是永恒之爱,深信世间存
    (法)安德烈·纪德小说6.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大茂那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他永远徘徊在童年与成年之间的青春领地中……奥古斯丹·茂那是个特立独行的男孩。他比一般同学来得高大,天生有领袖气质,常有出其不意的想法并热爱冒险。某一天,他驾着马车想到车站接客人,却因迷路而误入一座庄园,受邀参加了一场狂欢婚礼,邂逅他梦寐以求的恋人,两人有了约定。待他回到学校后,却如何也找不到回庄园的路。茂那难以忘怀这趟奇幻之旅,遇到有关失落庄园及恋人的消息绝不放弃,甚至
    (法)阿兰-傅赫涅外国小说11.5万字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著名作家扬·马特尔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故事。小说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是一个能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同时也会让读者重新认识文学并相信文学的力量。书中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
    (加拿大)扬·马特尔外国小说1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厄普代克著名的三部艺术随笔集(《浮光掠影》《目不转睛》《入木三分》)中的一部,首次出版于2012年,共收录15篇艺术评论随笔。作者通过1990年代以来二十余年的观展经历,引领读者无限走近艺术大师的作品,从“美国视角”对近两百年来西方大师级艺术作品进行全面评述,从古典到现代,从印象派到波普文化,赏析了包括莫奈、德加、米罗、维亚尔、贝克曼、马格里特、利希滕斯坦等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单独辟一篇
    (美)约翰·厄普代克外国小说11.9万字
  • 会员
    1839年,一个名叫常野的日本女人逃离家乡,从乡下徒步前往首都江户。这一年她35岁,离了三次婚,她的家人急着再把她嫁出去,无论对象是谁。在江户,日子比在乡下要苦得多,常野只能住在三叠大小(约5平方米)的房间里,甚至没有一件可供换洗的外套。作为外乡人,她的生活脆弱如浮萍,火灾、饥荒、幕府改革……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毁掉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家乡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常野认输回家,可是她没有。
    (美)艾米·斯坦利外国小说16.3万字
  • 奥斯卡奖,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带给世界无数的经典。本套装中收录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西线无战线》《布鲁克林有棵树》等23部奥斯卡历史获奖作品,实为电影与文学的阅读盛宴。书中收罗了人间百态,讲述了传奇故事,带你以超越直觉的视角,与世界碰撞。在这一段心灵的旅程中,直击你内心深处的感动,跨越你认知边界的荆棘。这套书,也许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pi身边
    列夫·托尔斯泰 扬·马特尔等外国小说711万字
  • 会员
    某些历史人物先后被埋葬过两次,第一次是被埋葬在坟墓之中,第二次是被埋葬在他们的声名之下。《造梦人》的主人公雅克·科尔就是如此。他是第一个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法兰西商人、国王查理七世的御用监总管,他生活在十五世纪初期,见证了这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和中世纪让位于文艺复兴的变革,这种过去与未来的分割恰恰让人们忽视了他——革命的策动人——自身的现实。本书以流亡希俄斯岛的科尔的口吻,回忆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从童年时
    (法)让-克里斯托夫·吕芬外国小说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