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诺贝尔奖精品文集:我弥留之际在线阅读
会员

福克纳诺贝尔奖精品文集:我弥留之际

(美)威廉·福克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社会10.3万字

更新时间:2022-10-27 16:48:42 最新章节:卡什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农民安斯按照亡妻的遗愿,率全家扶送灵柩去杰弗逊镇妻族的墓地安葬。一路上磨难不断:次子达尔认为尸体已腐烂,应就地处置,于是放火烧棺材,被当作疯子关进疯人院;长子卡什为了救护落水的棺材压断了一条腿,越来越重的尸臭招致来大群的兀鹰;三儿子朱厄尔失去了他心爱的马;女儿德尔欲趁机去城里打胎,却被药房里的伙计欺侮;弱智的小儿子未能得到他渴望的玩具小火车;唯有老爹安斯配了一付假牙并找了一个新婆娘。文学界将《我弥留之际》这部小说称作现代的《奥德修纪》,即一部反讽性的史诗,一出荒诞的喜剧。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译者:余莉
上架时间:2016-08-01 00:00:00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威廉·福克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膏矿叙事》里的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讲起。贺小果,邱红兵,刘青松等一系列人物生活在一座国企石膏矿区。这段时期,国企改革,打工潮兴起。而曾经独立的自洽的矿区生活也面临着种种起伏与冲突。出走与留守,爱情与欲望,信仰与金钱。每个人都经历时代的风浪呼啸。他们身上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色彩。虽然不同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但他们对于理想、爱情、信仰的追寻执守却是相通的。人性的
    周芳小说12.4万字
  • 会员
    那一年我二十六岁。一头金发,身材窈窕,有一份不赖的工作,在纽约上东区有一间公寓。在他人看来,我或许拥有了一切。没人知道,我正在悄无声息地崩溃。我不特别想哭,也不特别想笑,对周围的事物不再有感觉。而每当我躺下,进入黑暗的虚空,脑中纷乱的声音即刻停止,这感觉很好,近乎幸福。我开始进入越来越久的沉睡。减少使用手机。减少网络购物。停止无用社交。停止做美白。停止梳头发。停止用镊子拔毛。一周顶多冲一次澡。在家
    (美)奥特莎·莫什费格小说13.9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书写河南胡辣汤题材的长篇小说,是方言文学的代表作家王少华的又一力作。小说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收尾至21世纪初期,介绍了胡辣汤的缘起,讲述了“中原苦难地”祥符城里,胡辣汤三大流派由分歧、对立到融合、发展,最后合力把胡辣汤端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餐桌上、使穷人饭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故事。一碗胡辣汤,道尽了河南人对家乡热土的爱恨情仇,绘出了中原人野蛮生长、不屈不挠的文化底色。
    王少华小说38.7万字
  • 会员
    1947年,阿尔萨斯少女玛蒂尔德追随摩洛哥丈夫飞往“他者之乡”。在这里,她醒悟:逃离与出走不过是另一个深渊,她永远只是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对陌生、贫困、暴力与压抑,她终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活下去。《战争,战争,战争》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蕾拉·斯利玛尼全新的传记小说,是其书写家族三代女性真实命运的“他者之乡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深
    (法)蕾拉·斯利玛尼小说15.3万字
  • 会员
    20世纪上半叶,风云际会,处于中原商业中心的德化街逐渐成为商家必争之地。中原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在经济领域里,也经历了复杂而残酷的“战争”。吴玉光与妹妹吴玉莹大学毕业后,苦心经营“东盛祥”商号,与“裕兴号”的刘思琦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日军入侵中原后,他们在共产党的感召下,放下家族恩怨,联手抵御外辱。吴玉光在地下党员丁子龙的联络下,利用自己的税务知识,勇敢地担负起为革命输血、造血的重任。小说展现了吴
    程韬光小说24.4万字
  • 会员
    天亮了,红莲的哭声惊动了周边所有人,却再也喊不醒丈夫赖货,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就这样降临在夫妻二人身上,赖货没了。日子总得往前过,过完年,一行人离开王菜园外出务工,大家也操心起红莲的事,张罗着给她介绍新的对象……而这一次外出,意外不断,他们频频遭遇骗局,夫妻之间又该如何应对?年关临近,王菜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王子群小说16.7万字
  • 会员
    关于权力,乔治·奥威尔写《1984》,罗多雷达写《春之死》。在她用文学搭建的村庄里,残酷的习俗与惯性的苦难循环往复,将万物复苏的春天拖入终将枯萎的轮回。罗多雷达敏感的笔触把佛朗哥政权与纳粹主义那压抑、晦暗的底色融进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中,但镇压并不意味着屈从,它换来的是更微小、更有力的反叛。
    (西)梅尔赛·罗多雷达小说8.3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位青年人参军入伍后在大西北生活的长篇小说,深情讴歌了在高寒边远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为了国防,执着、勇敢和奉献,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打造了永世长存的军魂。作者把军人在军营里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思想、情感和家庭等方面鲜为人知的感受作了生动的描写,丹心素裹,冷月无痕,不求功名利禄,甘当无名英雄,感人肺腑。
    李雪平小说17.7万字
  • 会员
    《泽诺的自白》是一本心理学和文学交织的小说。意大利作者伊塔洛·斯维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泽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的幻想、错觉、印象、思维、意识和行为,揭示了外表可靠性掩藏下的危机和骚扰人的生存的焦虑不安。小说的结构颇为精巧,作家假托一位心理医生的口吻在序里公布他的病人泽诺的隐私。因为衰老的泽诺不再遵照医嘱继续写下回忆录,使得医生对此作出的心理分析被迫停止。为了施行报复,医生披露了泽诺的病历档案
    (意)伊塔洛·斯韦沃小说28.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这是一部集体回忆录。小说《球兵》?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讲述了一支野战军排球队的诞生、成长、胜利和解散的过程,书中提到的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真实存在,书中记录的故事情节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健康快乐地生活在我们中间,不断地向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闻默社会13.4万字
  • “黑塞精选集”收入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不同时期的五部代表作:《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荒原狼》《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德米安:彷徨少年时》的故事始于辛克莱尔的少年时代。从家庭的“光明世界”进入学校后,辛克莱尔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令他备感不安和困惑的“另一个世界”。德米安的适时出现,拯救了辛克莱尔,并在以后的成长中,引领他走过世上最为艰难的路——自我实现之路。
    (德)赫尔曼·黑塞社会7.9万字
  • “黑塞精选集”收入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不同时期的五部代表作:《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荒原狼》《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在轮下》中的少年汉斯·吉本拉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负父亲和老师的厚望,以优异成绩考入神学院。然而在全新环境里,少年承载着太多期盼,在重压之下,成长之路却迷失方向,被僵化的学校抛弃,陷入孤独。当光环退去,失意笼罩,年轻的生命陨落,如同跌倒在轰响
    (德)赫尔曼·黑塞社会9万字
  • 会员
    读了《再见,吾爱》才发现,有些人你就是戒不掉,有些事你就是妥协不了!村上春树的文学偶像、《漫长的告别》作者、美国文坛一代宗师钱德勒又一代表作!村上春树曾亲自翻译《再见,吾爱》,掀起阅读狂潮!村上:“钱德勒是我的崇拜对象!”除了村上,加缪、毛姆、艾略特、奥尼尔、奥登、钱钟书等大师也奉钱德勒为文学偶像,“钱德勒式”文风影响后世无数作家!读客经典文库《再见,吾爱》,独家必入理由:1.青年译者、钱德勒铁杆
    (美)雷蒙德·钱德勒社会14.5万字
  • 会员
    本书述说的是二十余万知青返城后的故事,是他们在又一次失落之后的艰难寻觅:主人公姚玉慧的父亲是现任市长,其母是旅游局局长,她有舒适的家却不贪安逸,要以自己的能力找工作;顶替未婚夫王志松病退返城的徐淑芳,父亲去世后被母亲赶出家门,刚要和困难中相助的郭立强结婚,王志松又抬来花圈“贺喜”;当年名噪兵团的金嗓子刘大文此时只能以卖香烟为生……本书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当年北大荒知青的痛苦与欢乐、求索与理想,充满激
    梁晓声社会38.4万字
  • 会员
    作者赵冬梅是黑龙江人,汉族,重度脑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布音和西格是内蒙古人,蒙古族,右腿残疾。二人在网上结缘,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相爱相守。他们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残疾人婚介工作室,免费为那些需要爱、渴望爱的残疾人朋友服务。赵冬梅根据自身经历,在布音和西格的协助下,历四年时间,用脚趾打字,创作了这部小说。作品积极向上,深刻地诠释了“有爱的世界没有残缺”。
    赵冬梅 布音和西格社会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