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的第三维反思在线阅读
会员

生态危机的第三维反思

孙大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0.1万字

更新时间:2021-08-13 09:56:13 最新章节:第17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生态危机反思”为选题,属于时下的热点话题,从生态哲学视角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进而构思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人才的培养等具体措施上,构思巧妙,逻辑清晰,参考资料丰富,学术价值很高。其创新之处还在于,提出了生态人才的概念和具体培养和使用的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非常值得肯定。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大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儒学与社会主义思潮的亲和性,聚焦晚清的思想转向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以居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两位思想大师康有为和刘师培的广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内生起源,把康有为、刘师培的社会主义放在整个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脉络中考察,考察他们和清代及更早的儒学思想之间的源流关系。本书具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共通性质的理论价值。
    谢天社科15.2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成果。本书为2017年卷,分为“税收与财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社会”“学术评论与综述”四个专题,主要收录了茶税和杂税征收、万历清丈,水利建设、戏曲文化、官学系统等方面的20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陈锋主编社科26.6万字
  • 会员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8年度报告。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律问题的互动,汇集研究基地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研究这一问题上一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研究、信息与互联网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第三方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研究等。同时梳理汇编研究基地一年来主要学术活动动态及承担的科研任务等,以对
    谭华霖主编社科23万字
  • 会员
    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是人地关系演绎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农业文明时期的乡土单一结构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再到生态文明时期的多元共生结构的转变正是目前世界各国土地开发利用正在经历的实践进程。鉴于中国的土地开发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未来土地利用空间重组将面临改善和提升土地整体产出质量的巨大挑战,其中草地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大关键,这正是本书撰写的
    张雷等社科14.6万字
  • 会员
    吉林省是农业改革的积极践行者和尝试者,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方面的改革试验也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学术界对于南方各地相关改革的研究比较深入,却鲜有人对东北尤其是吉林省这个农业大省农业先行试验区的情况做深入的调研和探索。本书从供给和需求端对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验情况做了一个细致的研究,力图揭示吉林省的农地贷款的实际情况。希望本书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有识之士关注吉林省的发展。
    李可社科10.8万字
  • 会员
    本套书是中国中青年学者对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系列专访,分“政治与历史篇”、“经济与社会篇”、“文化与学术篇”三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专家们分别就中国政治改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深入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受访学者或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所了解,或甚至有过亲身的见证和体验。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值得中国的读者了解
    张冠梓主编社科25.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科技馆为纪念建馆30周年,组织人员撰写的,分为场馆建设、展览展示、教育活动、运行管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结语以及附录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科技馆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公众了解中国科技馆提供了权威、全面的素材。本书记录了中国科技馆的发展史,承载了几代科技馆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科学技术馆社科6.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新中国70年在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优秀的老年科研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光荣学术传统的人物通讯集。本书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24位老年专家学者的事迹,主要反映他们离退休后仍然不忘初心,退而不休,坚持科研和科普,继续为国家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科研成就。此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的一束
    刘红 刘培育 杲文川主编社科3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乡村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出发,指出新时代乡村民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要以民生改善为重要抓手,检视当前民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趋势,努力提高乡村民生水平,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发展要求,使乡村更有韧性,人民生活更美好。
    吴业苗社科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