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稻济天下:袁隆平鲜为人知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1-07-19 14:51:41 最新章节:袁隆平生平大事记
书籍简介
袁隆平院士是誉满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彪炳史册,无数人因为他的贡献得以摆脱饥饿和贫困。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光耀世界的“名片”!用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话说:“这本书翔实地记录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后至今,也就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成功,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之后,到逐步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三十多年时间里的一些事。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实实在在,朴实无华。”作为袁老的学生和助手,作者毛昌祥先生从1981年直至袁老去世,一直和恩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但见证了杂交水稻改变世界的历史,还深切领受袁老的言传身教。
品牌:青岛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青岛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毛昌祥
- 会员作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在袁隆平院士手下担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分管科研和外事的副主任时,收藏了袁老写给他的一些信件,有中文也有英文写的。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山区也难通电话,更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渠道,水稻培育技术纯粹靠书信往来进行交流。这些信件牵涉的内容繁杂,大多与工作有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原件,从未出版,在内容上和时间节点上均堪称绝品。信件见证了从19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在中国取得成功,引起科学家2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这是一本颠覆你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的书,揭露所谓“她忘记了一切,但不会忘记爱你”背后的残酷真相。在作者三十岁这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开始变得健忘。一开始只是忘带钥匙、做饭忘记放盐这些小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忘记家在哪里、认定儿媳偷自己东西,再往后便是出现幻觉、精神分裂、抑郁、狂躁……直至渐渐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十年零十个月的看护历程,既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亦是作为子女责任和义务的担当,更是作者本人意文学12.9万字
- 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乡村振兴之路上从不缺少动人动容的瞬间:基层干部带领老乡们摆脱贫困、致富增收,新媒体背景下新农人奋斗昂扬的精神面貌,有理想、有魄力的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并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等,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就蕴藏在这每一个“小故事”中,体现在每一位奋斗者的身上。书中选取3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多文学11万字
- 会员87版电视剧《红楼梦》是公认剧史经典,作为该剧唯一民俗指导,邓云乡把台前幕后的种种酸甜苦辣、逸闻趣事呈现给了我们。《红楼》剧组为选景颇费心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邓云乡也跟着剧组到处勘景,相关文字不仅涉及剧组中的人和事,更是一篇篇精彩的游记。文学6.6万字
- 会员本书以纪实文学兼调查报告的形式,将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案件公诸于众。在冰冷的卷宗里面,在残忍的犯罪背后,在凄凉的悲剧终点——探寻那些关于家庭、关于社会,关于金钱、关于情感的根源之问。文学14.1万字
- 会员本书为历史类图书,主要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是一本丰富、扎实的私人史及微观史。本书作者亚历山大·沃尔夫曾旅居德国柏林一年,研究自己的家族历史,本书即是这次调查的成果,该段历史涉及纳粹时期的德国出版史,一战、二战战场上的个人经历,纳粹时期的犹太人的逃亡、移民史等。该家族历史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的祖父,20世纪著名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他在1910年23岁时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是最早挖文学2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是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之《探路》《摘帽》《振兴》“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以湖北鄂西宜昌市远安县汪氏父子为代表的农民从事瓦仓稻米生态种植为调查对象,以瓦仓大米种植基地和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为主线,讲述了鄂西人在生态环境优质条件下,在脱贫摘帽之后,如何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感人的故事。作者团队将目光从湖南湘西转向湖北鄂西这片同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希望通过调研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纪实文学17.3万字
- 会员《幸运者:一位乡村医生的故事》在社会观察与医学哲理方面都具有开创性。作者与摄影师一同深入英格兰乡村三个月,循着乡村医生约翰·萨塞尔的足迹,记录下他救死扶伤又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约翰·萨塞尔毕业于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却在贫瘠的英格兰乡村行医。他是一个幸运者,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见证了这里的生老病死,保存着这里的集体记忆。他体察病人身上的人性闪光点,而他们,往往深陷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中无法自拔。这本体纪实文学4.8万字
- 会员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获奖作品;“译文纪实系列”最新力作,关于自然的又一曲悲歌;面对朱鹮这一物种的灭绝,与其追究责任,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从根本上反思:“对生命的慈爱”,是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的。Nipponianippon,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这种美丽的鸟,曾经遍布日本全境。到1930年代,只有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当地爱鸟人士为保护最后的朱鹮不遗余力……据佐藤春雄的观察,日本的朱鹮纪实文学16.2万字
- 会员本书从“浙江省最宏伟扶贫工程”之一的滩坑水电站工程兴建之路,到长广煤矿集团转型升级之路,再到“全球第二大火电厂”嘉兴发电厂倾力打造零排放壮举之路,以水、煤、电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以文学的形式全面地、系统地描绘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之路,再现了浙能人克难攻坚、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示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方案。纪实文学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