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04/37683504/b_37683504.jpg)
会员
诗经
更新时间:2021-09-10 17:18:22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读本从《诗经》中精选了二十篇作品,分为上下两册,共二十课。每课选入一首典型主题的诗歌进行注释、翻译和主题解读,以此带领学生们了解那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情感意志。课程选篇主要出自《国风》和《小雅》,涵盖了家国、乡思、智慧、理想、农耕、时令、明君、贤臣、君子、美人、民俗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以具有典范性、现实性和可读性为选篇标准,以期适合11~12岁的儿童学习。我们力求帮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进而体会《诗经》中的“风雅”精神和“比兴”手法,增强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领悟,传承中华民族的很好诗歌传统。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小宁
最新上架
- 会员《趣味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近300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或典故,设置了“释义”、“注释”、“溯源”、“用典”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或典故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注释”对成语或典故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溯源”以乎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或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用典”即此成语或典故在古今文章中的运用,方便读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此外,本书中亦酌情收录了一小部分不常用的成语或古籍10.6万字
- 会员《中国最美的100传世散文》精选了从古至今精美的100篇散文,配以古韵雅致的图片,读起来赏心悦目。本书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章节。首先将古代经典的优美散文做了集合,为了阅读方便,该书还对所选篇目进行了精心翻译,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意蕴美。其次挑选了大量现代著名散文作家的经典篇目来作为调节。这样将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做了一下对比,让读者更为深刻、直接地理解古今散文的区别和优美。另外文中针古籍12.4万字
- 会员《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全集,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清政府颁旨下諭,李翰章编撰,李鸿章校勘。此次采用的是经典版本——传忠书局刻本。同时为顺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集均采用了简体横排的出版形式,装帧设计精美,可读宜藏。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号称清朝咸同“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后人对曾国藩一生的总结性评价,古籍41.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国学小丛书-唐诗研究》胡云翼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10月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在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诗,唐诗的来源及其背境、唐诗第一时期、唐诗的第二时期、唐诗的第三时期、唐诗的第四时期、唐代妇女的诗、附录唐代诗人小传。其中辨析了古今对唐诗的误解,阐释了唐诗的意义和特质、研究唐诗的基本观念等,是欣赏和研究唐诗的入门书也是必备书。胡云翼:为我国诗词研究名家、文学史家。在担任中华书国学普及读物65字
- 会员《国学小丛书-墨学十论》陈柱商务1928年版陈柱(1890-1944),宇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本书是史学家、国学家陈柱先生最知名的代表著作之一,从体例、内容再到历代墨学研究状况的评述等各个方面,都对墨学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探讨,是墨学的重要研究资料之一。也是从事诸子百家研究的必读书。全书共分十章:墨子之大略、墨国学普及读物65字
- 会员《国学小丛书-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10月。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氏一部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国学普及读物68字
- 会员《国学小丛书-经学概论》陈延杰著商务印书馆本书共分二十四章,分五经原始、各经概说、历代经学史略、汉学与宋学,及清代经学变迁等《国学小丛书》是由王云五策划并担任主编。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适推荐进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长,他大刀阔斧地按新知识、新学科改组编译所,扩大出书范围,以新知识为内容,以通俗为目标,以商业为前提,加强出书的系统性。他非常注重小丛书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书是《百科小丛书》,以后又国学普及读物65字
- 会员本书是一代词曲大师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经典作品。本书原来是吴梅先生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所谓通论,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第一章“绪论”,谈有关词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至四章,分别为“论平仄四声”、“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第五章谈词之作法;第六至九章,为历代作家国学普及读物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