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外交史:1815—1914(华文全球史)在线阅读
会员

欧洲外交史:1815—1914(华文全球史)

(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世界史23.2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13 15:50:05 最新章节:译名对照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外交史的角度,系统地剖析了欧洲百年剧变。拿破仑·波拿巴第二次退位及他的帝国覆亡后的欧洲政治格局是怎样的?维也纳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列强是如何维持欧洲均势的?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政治走向为何受“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支配?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是如何独立的?美国发布《门罗宣言》的目的是什么?民族主义是何时取代正统主义的?克里米亚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欧洲外交家是如何解决意大利问题的?普鲁士是如何崛起的?德意志帝国是如何统一的?意大利的统一和德意志的统一对欧洲武装和平局面的形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东方问题再现的原因是什么?两次巴尔干战争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本书将深入解读。
译者:毛红梅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立足于19—20世纪东亚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并选取东西方主要国家近代以来发展变革的经验,尝试归纳、总结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的现代化模式与现代化道路;着重对现代化与发展理论的探讨,涉及历史学“现代化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关注当代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介绍、评论和回忆了国内外史学界研究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的代表性著述和代表性人物
    董正华历史22.1万字
  • 会员
    《梅斯蒂索人的心智:殖民化与全球化的思想动力》是塞尔日·格鲁金斯基对15、16世纪拉丁美洲的殖民化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殖民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巨大的混血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与统一化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论证了殖民地本土与欧洲文化融合现象,从教堂艺术形象到流传至民间的书籍、歌曲甚至手工艺品等各方面对殖民地人民产生的影响。这种文化融合造成了以下结果:原住民与殖民者之间的混血、印第安人皈
    (法)塞尔日·格鲁金斯基历史22.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30个主题串联起英国从史前直至当下的历史。大到介绍英国史中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如君主立宪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政党制度的演变、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病、外交政策传统与特色等;小到介绍英国人的吃、穿、住、行、习俗、偏好等,向读者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英国历史发展脉络,阐明了其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刘成历史11.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古希腊史家关于帝国的正面和反面论据,勾画帝国主义这项国际政治概念的历史流变。本书对修昔底德史书第一卷作如下重新解读:修昔底德将战前斯巴达公民大会写成了一场针对雅典的法庭辩论;后来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讳的一个比喻“僭主城邦”,就是这场“审判”中的雅典“罪名”。这个比喻和这场辩论是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的核心刻画与史撰性辩证。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国内反僭主法的剧变是修昔底德选择这个比喻、写作这
    李隽旸历史13.9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
    刘新成主编历史22.1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聚焦历史,探究巴西命运走向的基底因素,也即书名中的“根”,目的在于理解当下,寻找巴西民主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未来,并得出结论:巴西的变革方向,就在逐步摆脱狭隘的传统文化包袱,除去伊比利亚之“根”,朝着建立城市文明与融入世界文明的路途前进。
    (巴西)塞尔吉奥·布阿尔克·德·奥兰达历史16.3万字
  • 会员
    1549年凯特起义是英国中世纪末期都铎王朝最大的一场人民起义,当时的英国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一个重要阶段。凯特起义是一场富裕自耕农领导的,由城市自由人、手工业者、商人、小农和流浪汉等城乡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广泛参与的,反对贵族压迫、追求社会公正的暴力抗议活动。凯特起义是16世纪中叶英国动荡年代诸多起义中发展最为成熟的起义,是英国社会危机的集中表现。这场社会危机是由圈地运动、宗教改革、政治
    刘博历史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援用政治学、历史学的相关理论,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宏观的视角与微观的视角结合的方式对江户日本人身份建构的思想根源、形成过程、内容和特点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除“身份建构”“文化民族主义”“他者”等研究身份建构的常用概念外,本书提出了“我们认为”“风土”“文化的故乡”“风土的故乡”等分析身份建构的新概念,并用之于实际分析。本书认为,身
    向卿历史64.8万字
  • 会员
    长期以来,“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叙事的一个符号,是现代之前愚昧、停滞的“黑暗时代”。《光明时代》则以新的视角回溯中世纪的千年历史,从拉韦纳的礼拜堂开始,以诗人但丁结束,重新审视了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统治、维京人的迁移、阿拉伯人的扩张、奇迹传说、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冲击,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罗马文化的延续,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人员、物质、文化的流动,不同传统的共存和冲突,重新发掘了处于非中
    (美)马修·加布里埃莱 (美)戴维·M.佩里历史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