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线阅读
会员

药食同源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周媛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39万字

更新时间:2021-08-20 16:07:5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是对药食同源中药的概论,包括介绍此类中药的概念范围、历史沿革、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类型等;下篇为各论,重点介绍了近四十种常见的药食同源中药,这些资源也是在中医药领域经常使用的。
上架时间:2013-05-01 00:00:00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全书3卷。卷上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治疗。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治疗方法。全书列方61首,其中补中益
    (金)李东垣撰 文魁 丁国华整理医学5.7万字
  • 会员
    《医学统宗》是由明代何柬编辑的一套综合性医书。全部共五册,包含:难经本义补遗(二卷)、治病针法、滑氏诊家枢要、医书大略统体、滑氏伯仁卮言、附杂录、试论。书中不仅记有《内经》《难经》等医经理论,还记述了滑寿、何柬、刘纯等医家解经及临证心得。此书约成于明代晚期(1569年以前)。此书最早见于明代殷仲春《医藏书目》,书中记有“《医学统宗》八卷”。明末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也论及此书。这说明此书于明末尚且
    (明)何柬编纂 李成年 杨云松 曾兰 郑思敏校注医学12.3万字
  •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30多年来倾心研究的补肾活血法理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通过挖掘、整理、论述中医古籍文献中补肾活血法理论渊源、理论形成,并展示补肾活血法基础研究成果以及补肾活血法在现代各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阐释了补肾活血法的概念、理论渊源和现代研究解析;各论部分分述了补肾活血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本书编撰内容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广大读者借以了解
    杨明会主编医学54.1万字
  • 周培郁教授从医50余年,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桂派中医大师。本书全面整理了周培郁先生关于中医肝病的治疗经验和理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周培郁对中医肝及肝病的认识,中篇为现代肝病治疗经验,下篇为慢性肝病相关症状临床经验,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充分展示了治疗肝病以人为本,长期调理,动静结合,阴阳结合,动植物药共用,活血化瘀贯穿肝病始终等重要学术理念,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
    刘旭东主编医学9.6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概念与理论”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下编“学术史专题探讨”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史上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
    张树剑医学22.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中医肿瘤大家王三虎教授之学术团队的“跟诊师承全记录”。王三虎教授在临床工作之余,勤于教学总结,学生和师承弟子们将自己治疗癌症的心得和临床经验汇集写成临证日记《中医抗癌进行时》系列。这本书是王三虎教授在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从事抗癌过程的真实、动态记录,以整理王三虎教授的经验为主,也有在其经验基础上的自由发挥。以抗癌为主兼及各科疑难病症,特别符合中医大内科的实际。
    王欢 李兴国主编医学11.1万字
  • 《长沙药解》成书于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是诠释仲景常用方药之作;是书取仲景书常用药物162种,分为4卷;以药为经,以方为纬,于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情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本药之方,是方治证,逐一诠释之;释文远考《本经》之论,兼及前贤论述之得失,简明精当,条分缕析,实为辨章药性、弘扬仲景药法之宝筏。《玉楸药解》是论述仲景书未用药物之作;黄氏既撰《长沙药解》之后,取仲圣未用之药而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 校注医学13.1万字
  •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本书的成书年代,据多人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原缺“刺热论”、“本病论”两篇,今据别本补入,附于书后)。本书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必读的古
    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医学36.9万字
  • 会员
    为了便于学医者学习及使用,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作为面向临床的25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出版项目,按照“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全面搜集、整理古今中医文献的基础上,对头痛的名称进行源流考证,并辨析病因病机,探讨证治沿革,综括历代治法,汇集历代方药,荟萃古今医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实际,为高级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提供
    田丙坤主编医学39.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张素芳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从医五十余年来,张素芳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推拿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小儿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感冒、发热、咳嗽、夜啼等方面颇有心得。对小儿脑瘫、先天性巨结肠、小儿抽动症、遗尿、肾病、血液病、腺样体
    张素芳 王立新主编中医24.3万字
  • 会员
    单方、验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医学方法,它对疾病防治特别是为解决民间百姓的疾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提出的“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的要求。本书共收载单方验方及独创技术130项(包括病证名称、诊断依据、方序方名、药物组成、草药图谱、功效主治、用法、按语等),附录历年“武义单方验方”资料所收载单验方514首(基本保留原貌)。
    李明焱 李振皓主编中医7.5万字
  • 会员
    《杨敬斋针灸全书》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陈言著,为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针灸专著,主要收录了明中期以前的针灸歌赋名篇,以及针灸处方图。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周身经穴赋、金针赋、流注指微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席弘赋、标由赋等。下卷收载了十二经脉歌、十五络脉歌、禁针穴歌、禁灸穴歌、血忌歌、孙思邈针十三鬼穴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四总穴歌、论子午流注之法、窦文贞公八法流注等歌赋,以及
    (明)陈言著 曾芳等校注中医5.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原创性科普图书,作者权威,为浮针疗法发明人,再灌注活动创始人,患肌理论创始人,本书乃基于作者方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的气血操。本书以气血新论和仿生学为指导,开创性地把深度牵拉和强力呼吸运动相结合,融合了中医学、康复医学、仿生学。气血操理论大道至简,动作容易学习,环境适应性强,适合中医科、针灸科、骨伤科、康复科、疼痛科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康复锻炼,以及养生保健爱好者、亚健康人群的自我康复。图文并茂,出版
    符仲华 王文涛编著中医9.2万字
  • 会员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辨识中医体质、辅助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疗效评估及中医健康管理,并形成一套特有的、成熟的中医治未病建设模式。本书稿便是基于此,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中医临床、中医治未病的建设经验分类整理,梳理其应用特点与适用条件、病种等,分析其与临床病证的对应性,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客观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提供快速、便捷、客观的辨识中医体质的经
    周晓玲主编中医9.9万字
  • 会员
    中华钩活术经过12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理论、针具、操作手法、感控、方案、路径、治疗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进展,对35年的中华钩活术“传承创新”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精华,编著中华钩活术系列丛书修订版。此书稿为全国钩活术执行人操作钩活术治疗颈胸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提供了参考,为中医执业医师治疗颈椎病及胸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钩活术不断进步创新的现状和钩活术执行人不断增加的趋势,书稿在内容上会
    魏玉锁中医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