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中国卷)·海燕在线阅读
会员

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中国卷)·海燕

郑振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名家作品7.5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2 16:23:08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郑振铎先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正如他的学生周一萍所说的:“我觉得,郑振铎同志最为可贵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他各个时期的散文创作中。本书汇编他有关“爱国”、“旅行小记”、“说事忆人”等方面的散文作品,以窥郑振铎先生独特的文学创作情怀。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
品牌:欣博友
上架时间:2013-08-22 00:00:00
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欣博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郑振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荷香清幽,雪猫扑影,生活闲趣,季羡林先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悟出了诗意,他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中令人欢喜、令人沉思的点点滴滴。
    季羡林文学8.5万字
  • 会员
    托尔斯泰用百万余字,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事通过记叙俄国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以及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展示了广阔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人类普遍的情感与命运变化。《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一段特殊历史片段的记述,更堪称人类普遍生存境况与情感谱系的百科全书
    (俄)列夫·托尔斯泰文学102万字
  • 会员
    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尤以散文创作享誉中外。无论柴米油盐,抑或风花雪月,皆出胸臆,自然流露,文笔清雅简洁,含哲理而蕴幽默。《淡品人生》一书遴选其作品《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随笔》《雅舍遗珠》的作品集中的经典名篇,重新编排,全面反映梁实秋散文的突出风格,展现其机智闪烁、谐趣横生、文白相济的文字风格,表现其笑对人生、享受生活、自娱自乐的生活哲理。
    梁实秋文学13.7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
    鲁迅文学15.1万字
  • 会员
    精选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大师的数十篇传世经典,无论是建筑文字还是诗歌、散文、小说,此处应有尽有!《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悼志摩》《九十九度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经典篇目尽数收录!全方位展现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梁思成 林徽因文学12.5万字
  • 会员
    《人间悲喜》是梁晓声的散文精选集,也是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日子总在一剪清风里浅吟低唱,生命常在一缕清欢中淡定从容。忽然觉得,人生一世,似乎过客和归人都是同一个角色,苦也罢,喜也罢,生命的真谛就是简单素淡且知足快乐的活着,人生的意义就是真诚深情且温柔情趣的过着,无论怎样,都要尽力成为时光的有情人,生活的有心人,远方的有梦人,顺乎四时,温润情怀,随遇而安,且行且惜,既快乐自己,亦愉悦
    梁晓声文学12.4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旅德十年和北京半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京城半生,故乡真实可爱;旅德十年,他乡也成了第二故乡。故乡的一切融入骨血,他乡的风雨也印在心中,无论他乡故乡,大抵心安即是家,亦无需多问了。
    季羡林文学11.6万字
  • 会员
    《傅雷家信》是自傅聪1954年离家求学音乐之后,一直到1966年傅雷夫妇去世,傅雷写给爱子的书信集。并在附录中选取了傅雷夫人朱梅馥写给傅雷的10封信,对傅雷父子的书信作一个侧面的补充。作为家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除此之外傅雷还将自己的艺术学养及对人生的体悟,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色彩,读来倍觉亲切,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傅雷家信》既
    傅雷文学13.6万字
  • 会员
    《读书与写作》收入了季羡林关于读书、写作两个话题的经典文章,读书篇部分通过季老对开卷有益的阐述,对丢书之深恶痛疾,对精华与糟粕之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体现季老对书的偏爱之情以及对阅读的推崇。写作篇部分则收录了季老关于写作的独特见地,包括文章的题目、结构、风格等,其对散文写作的阐述,尤其值得借鉴与参考。
    季羡林文学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