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奥威尔散文集
更新时间:2020-09-25 17:32:18 最新章节:第56章 注释
书籍简介
这本《奥威尔散文集》收录了乔治·奥威尔的五十一篇文章,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几乎涵盖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在这些文章中,奥威尔以其生动有力的笔法,表达了对极权政治的厌恶,以及对底层人民的怜悯。此外,他在文学、语言、写作等方面的论述,也可谓入木三分,发人深省。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ArthurBlair),英国左翼作家、记者。他出生于英属印度,后依靠自身努力进入伊顿公学。1921年从伊顿公学毕业后,他加入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1927年,他离职返英,开始长达四年的流浪,深入到社会底层,并于次年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给后人留下众多出色的作品,其中包括《1984》、《动物庄园》等著名的反极权、反乌托邦小说。除这两本小说以外,他的散文创作也颇有成就。
品牌:东西时代
译者:罗爽 易小又 曹聿非
上架时间:2016-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东西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东西时代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乔治·奥威尔
最新上架
- 会员《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一本病中探望日记,也是一部关于衰老、死亡和母女关系的沉思录。它记录了安妮·埃尔诺试图帮助母亲从阿尔茨海默病中康复,但最终徒劳无功,以及在照护过程中她感受到的内疚、恐惧、沮丧与和解。“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作者母亲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只有“黑夜”的时刻,埃尔诺不离弃失智症的母亲,坚持在痛苦中书写。这本书是作者和自己母亲的故事,也是所有女儿和母亲的故事,也是走向衰老和死亡之人的故事文学2.9万字
- 会员《寂静的春天》是生物学家、环保运动先驱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作品。她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诗意化的语言,详细分析了化学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全书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1962年,《寂静的春天》初次出版,将长期被忽视的农药、杀虫剂滥用问题推到聚光灯下,直接挑战了化工巨头的既得利益。犹如一枚文化核弹,在全球引发巨大震动。“环境保护”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学17.6万字
- 会员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文学7.3万字
- 会员安妮·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乱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文学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