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曾国藩家训
更新时间:2020-07-02 14:32:12 最新章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书籍简介
曾国藩逝世后,光绪二年(1876),由光绪帝亲自下诏,曾国藩的门人李瀚章编纂、李鸿章校勘,编刻了传忠书局版的《曾文正公全集》。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十八家诗钞》二十八卷、《经史百家杂钞》二十六卷、《经史百家简编》两卷、《鸣原堂论文》两卷、《诗集》四卷、《文集》四卷、《书札》三十三卷、《批牍》六卷、《杂著》四卷、《求阙斋读书录》十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年谱》十二卷】《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家书》)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训》(《曾国藩家训》)二卷,刊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晚于《曾文正公全集》三年。在曾国藩的所有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为深广。【《曾国藩家训》共收文章121篇,一篇《日课四则》,其余的120篇书信,一篇写于咸丰六年(1856)、一篇写于同治九年(1870),其余118篇皆写于咸丰八年(1858)至同治六年(1867)之间。】《曾国藩家训》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曾纪泽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曾纪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48岁,曾纪泽20岁,曾纪鸿11岁;同治六年(1867),曾国藩57岁,曾纪泽29岁,曾纪鸿20岁。)在《曾国藩家训》里,曾国藩对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是慈父,亦是良师,亦是益友。)《曾国藩家训》的核心内容则是学业教育和家风建设。对子女的教育涉及修身、治学、持家。《曾国藩家训》一书,语言醇厚,感情真挚。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上架时间:2020-03-27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檀作文译注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本书对2017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河工与漕运,运河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运河城市,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五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从一个新的视角,呈现运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文学29万字
- 会员本书精选汇集了2013-2022年来北大新闻网发布的数十篇评论文章,以小见大地展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面貌。这些评论文章既有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也有紧贴师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如女排夺冠、屠呦呦获诺奖等;还有邀请专家学者、理论骨干作为特邀评论员,推出的理论水平高、思想性强的系列评论,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评论等。文学11.3万字
- 免费为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激励少年儿童热爱文学艺术,拓宽中小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孩子写作兴趣,为文化强国建设积蓄后备力量,特编纂《小花朵·2024夏季特辑》。本辑分云江风韵、成长留痕、澄思抒怀、课里课外、寓言童话、玉海诗韵、悦读心语、艺海拾贝、封面人物作品9个版块,收录瑞安市中小学生文章74篇,以及摄影、美术、书法作品8幅。全书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小作者童真妙趣之笔,展现瑞安的风物和表达自己的想象及文学6.2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三十一位华人学者的回忆文章,讲述了他们由海外求学而走上历史教学、科研的历程。展示了与留学生视角不同的、关于美国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新知识;同时,这些具有多重学术背景的跨文化知识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教学和学生培养等问题也做出了观察与反思。文学36.4万字
- 会员《做一只自由的鸟,飞越你的高山》是作者在二十岁写下的处女作,文章内容包括努力过后收获满满的喜悦、情绪低落时的自我安慰、对未来的期待和后知后觉才发现家人对自己的疼爱等。书的最后几篇文章算是作者送给自己情绪的礼物,希望自己永远有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勇气。去做想做的事,这个世界没想象中的那么差。文学9.9万字
- 会员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文学1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系列是著名媒体人、腾讯读书主编张英的作家访谈录。其中,《文学仍然在场》收录张英对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杨争光、卢新华、祝勇、张炜等10位作家的访谈;《只为内心写作》收录张英对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潘军、迟子建、王刚、虹影、毕淑敏等10位作家的访谈。跟随文学逐梦者张英,与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对话。读懂作家的创作历程、初心与理念,还原文学攀登者的前行之路。文集22.7万字
- 会员本系列是著名媒体人、腾讯读书主编张英的作家访谈录。其中,《文学仍然在场》收录张英对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杨争光、卢新华、祝勇、张炜等10位作家的访谈;《只为内心写作》收录张英对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潘军、迟子建、王刚、虹影、毕淑敏等10位作家的访谈。跟随文学逐梦者张英,与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对话。读懂作家的创作历程、初心与理念,还原文学攀登者的前行之路。文集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