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在线阅读
会员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老舍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0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30 16:04:08 最新章节:第50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人的生活意趣”系列精选老舍、汪曾祺和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130篇,在一篇篇历经时间淘洗的优美散文中,领悟文学大家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还好有他们的文章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生活。消磨在看花逗鸟、养猫读书上,流连于花影草香、杯盘碗碟间,牵挂着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相,将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生活和世界会对我们报之以歌。泡一盏清茶,做一个旧梦,光影晴雨都是风景,苦辣酸甜皆为滋味,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老舍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邓云乡文学9.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以国兰为主题的散文集。本书依照当代国兰分类体系,从春兰、蕙兰、建兰、春剑、莲瓣及寒兰六大系列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兰花进行解读,带领读者认知、探索其背后文化意涵。作者经过年复一年对国兰的观察与写生,以独特的诗与画,将不同品类的兰花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再度升华,让读者看到,国兰绝非像传统水墨画中一般的千篇一律,每一种兰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作者文笔流畅、文意清新,善养兰,又能画兰,手植兰蕙名
    宁大有著绘文学7.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也是艾伟散文集首次出版。书稿共分五辑,第一辑《我曾滴酒不沾》,回忆作为六〇后的独特的成长记忆;第二辑《叽叽喳喳的麻将和瓷实的汤圆》讲述宁波和杭州两地的风情,第三辑《和虚构的人物为伴》、第四辑《文本里的王者》分别谈论影响他的外国作家和他熟悉的中国作家,第五辑《安顿和抚慰之旅》讲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历随想,思想的火花在脚下沉淀。全文充满着积极力量。世间万物,唯有努力进取才能
    艾伟文学12.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散文集。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精选昆曲折子10本、京剧折子10本,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本书可视为一本中国戏曲入门佳作。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戏曲,抒发因戏文而产生的对
    宁大有著绘文学6.6万字
  • 会员
    作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戴明贤在六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坛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戴明贤散文多写小城凡俗、乡人乡事,其思想和文字却颇具前沿性和先锋性,既有小城生活与书卷生涯的诗性文心;又有一种看惯世事、气定神闲的风度,尝遍世味、返朴归真的韵致。笔法上,糅合了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甚至传统绘画的“留白”手法,言尽意远,给人以无穷回味,多篇散文入选当地语文阅读
    戴明贤文学20.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张晓风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五辑,以《情冢》《遇见》《念你们的名字》《那人在看画》《初心》五篇文章名为辑名,书写旅行见闻、生命感悟、人间牵绊、生活点滴、古典情怀,诠释着“人生能尽兴就尽兴,不能就留些余兴”的主题思想。张晓风以细腻温柔的笔触描摹世间美好,疗愈岁月沧桑,她的文字能够从细微处洞悉世情,又有悲悯的情怀,那份对身份感的热切追寻充满感染力,让人在深刻的哲
    张晓风文学9.3万字
  • 会员
    《巷里林泉》是杨云苏的散文集,记录平凡生活里的凡人俗事、人间烟火。重度猫奴丹叔叔,吃货启蒙者大伯,长于成都的战争遗孤,爱上银幕角色的吕青工,大食堂厨神冯师,“疑似初恋”小学同桌……读完让人重新爱上世界。作者杨云苏当过20年纪录片导演,转行写作后迅速破圈,被网友誉为“祖师爷赏饭”“天赋型选手”“真正的生活家”。读杨云苏的散文,陈腐已久的感官像被激活,突然对人世又有了觉知。生活,不只是“生”下来“活”
    杨云苏文学13.4万字
  • 会员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感人至深、充满哲思、直抵灵魂之作。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长随笔。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虚空,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独到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这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始
    陈希米文学6.3万字
  • 会员
    全书描写中国人在日本和日本人来中国的际遇;写作者在日本的工作体验、身在现场,贴身观察日本政坛人物和政治运作以及作者在日生活9年对日本社会、习俗、文化、教育、世相百态的感受记录。
    萨苏文学15.7万字